正文

第一章 查尔斯王(4)

必和必拓:从矿山赌徒到巨无霸 作者:(澳)彼得·汤姆森


一个多世纪以来,大家都认为这位骑马的人是查尔斯·拉斯普,一位来自德国的食用油技师。他于1869年23岁时到达澳大利亚。这种说法的主要来源是阿奇·沃森(Archie Watson),拉斯普一到达澳大利亚时就遇到了他。阿奇·沃森后来成为阿德莱德大学(Adelaide University)首任埃尔德(Elder)解剖学教授,但当时他还是一个在他祖父位于墨累河(Murray)上游的土地上到处乱跑的20岁小伙子。许多人认为他是天才,但也有人认为他是个怪人。他后来因在一艘昆士兰的卡内加贩奴船(kanaka boat)[1]上工作过而被控海盗罪。为逃避指控他到了欧洲,先后在格丁根(G?ttingen)、巴黎和伦敦学医,并跟随伟大的约瑟夫·利斯特(Joseph Lister)学习外科学。他与拉斯普一见如故,直到后者去世之前两人一直过从甚密。沃森相信拉斯普于1846年10月7日生于德国北部。他12岁前就父母双亡,与一位姨妈一起在巴黎生活过一段时间。他受过良好的教育,并在汉堡的一家大型化工公司接受过训练。由于精通英语和法语,他为该公司的国际营销部门做过贡献。但是由于肺部长期患病,他动身前往南方气候温和的地方。到达澳大利亚后的13年中,他都在墨累-达令河(Murray-Darling)流域的土地上工作。

据说他赶着羊经过吉普斯山时,被“断背山”吸引住了。那块露出地面的黑色岩石使他想起了故乡萨克森(Saxony)的锡矿。他去找吉普斯山牧场的经理乔治·麦卡洛克,申请一份工作。麦卡洛克这位34岁的豪爽苏格兰汉子提出给拉斯普1英镑的周薪并提供伙食。拉斯普同意了。   

但是后来玛亚·塞恩尼施-普莱默(Maja Sainisch-Plimer)从历史中发掘出一条新的线索。她的丈夫——地质学家伊恩·普莱默(Ian Plimer)是布罗肯希尔矿的一位权威。根据玛亚的研究,“查尔斯·拉斯普”其实是一名德军逃兵的化名。

塞恩尼施-普莱默的说法简直可以媲美查尔斯·狄更斯(Charles Dickens)作品中的情节。狄更斯的儿子E.B.L. 狄更斯(E.B.L. Dickens)当时正巧在锡尔弗顿经营一家牲畜和牧场代理行。根据塞恩尼施-普莱默的说法,拉斯普原名杰罗姆·萨尔瓦多·洛佩斯·冯佩雷拉(Jerome Salvator Lopez von Pereira),是一位葡萄牙外交官与其萨克森妻子的孙子。他从法国回国后,于1865年18岁时加入萨克森王国军队。后来在1870年普法战争德军包围巴黎期间,他无法忍受德军阵地的恶劣条件,当他的好友伊曼纽尔·拉斯佩博士(Dr Emanuel Raspe)于12月2日阵亡之后, 年轻的杰罗姆临阵脱逃跑到荷兰, 以范亨格尔(van Hengel)的假名买了去澳大利亚的船票。据塞恩尼施-普莱默的说法,杰罗姆在墨尔本一登岸, 就用上了他死去朋友的姓,从此自称“查尔斯·拉斯普”了。

如果上述说法是真的,拉斯普也不会是唯一一个以全新的身份在地球另一端开始生活的欧洲人。 金矿的发现使澳大利亚殖民管理机构陷入一片混乱。在19世纪50年代的两年中, 维多利亚州的人口就从7.7万人猛升到54万人。实际上新到移民的数量超过了此前70年从英国运来的罪犯的总和。当查尔斯·拉斯普1869年登岸时(这是根据阿奇·沃森的说法而不是塞恩尼施-普莱默的见解),澳大利亚的人口从1851年的43万人增加了3倍,达到170万人。当局根本就没有时间、没有人手,也没有意愿对汹涌而来的人潮中每一个人的真实身份进行甄别。



[1] 从南太平洋诸岛把当地人(卡内加人)贩运到澳大利亚昆士兰甘蔗种植园工作的奴隶贩子。 ——原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