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解放了的犹他(2)

必和必拓:从矿山赌徒到巨无霸 作者:(澳)彼得·汤姆森


该公司把总部从犹他州的奥格登(Ogden)迁到圣弗兰西斯科(San Francisco), 并改名为犹他建筑和矿业公司(Utah Construction & Mining Company)。 犹他公司首次来到澳大利亚是参加维多利亚州艾尔登水坝(Eildon Dam)和“雪山计划”(Snowy Mountains Scheme)[1]的建设。该公司在挖掘方面的专长使它十分适合开展露天采矿, 其结果就是它的一家子公司犹他开发公司(Utah Development Company)在开发昆士兰中部煤田方面起了重要作用。 这些煤田为蓬勃发展的世界钢铁工业提供了冶金用煤(焦煤)。

鲍恩盆地煤资源的存在,早在多年前就为人所知。 但由于缺乏需求, 昆士兰矿业部(Queensland Mines Department)从未对这一地区进行过详细的地质普查。 20世纪50年代末, 犹他公司的地质学家理查德·埃利特(Richard Ellett)在这个盆地寻找适合大规模露天开采的矿产, 特别是铁矿和焦煤。 结果犹他公司申请了面积2,400平方英里土地的勘探许可证, 并聘请了当地地质学家唐·金(Don King)。金通过试钻, 确定了缓缓倾斜的煤层的位置。 1968年5月11日, 昆士兰州州长杰克·皮齐(Jack Pizzey)和利特尔菲尔德的前任犹他公司董事长马里纳·S·埃克尔斯(Marriner S. Eccles)一起在矿山现场举行仪式,为布莱克沃特 (Blackwater)露天煤矿揭幕。

犹他公司方面,推动公司与昆士兰州达成协议的主要人物是总裁亚历山大·M·“巴德”·威尔逊(Alexander M. “Bud” Wilson)、高级副总裁基思·华莱士(Keith Wallace)和布莱克沃特矿的首任经理拉尔夫·朗(Ralph Long)。 而昆士兰政府中最有力的支持者是约翰内斯·比耶尔克-彼得森(Johannes Bjelke-Petersen), 他在杰克·皮齐突然去世后于1968年8月成为州长。 这位出身金格罗伊(Kingaroy)[2]种花生农民的政客很快就开始把昆士兰州的矿产资源向国外推销,特别是向日本人推销。 在东京举行的一次招待会上, 与会的贵宾发现会场中央放着一个巨大的澳大利亚形状的冰雕, 而昆士兰州则以蓝色突出显示出来。 当时在场的一位犹他公司营销人员吉尔斯皮·罗伯逊(Gillespie Robertson)说:“那天晚上, 随着冰慢慢融化, 南部各州逐渐消失了, 只剩下昆士兰。 这时我们才发现那个蓝色部分其实是塑料做的。”

犹他公司的人很快意识到比耶尔克-彼得森对于各州之间的竞争关系问题有些过于敏感。 犹他公司在澳大利亚设立营销机构后, 曾在圣弗兰西斯科犹他公司总部工作过的罗伯逊被派往悉尼。 “有人告诉我们悉尼是澳大利亚的商业中心,” 他说。 “这是一个严重错误。 昆士兰州政府对此一点也不喜欢, 因此我们迅速把办公室搬到布里斯班去了。”

根据《昆士兰中部煤炭合作协议法案》(Central Queensland Coal Associates Agreement Act), 犹他公司及其日本合作伙伴三菱开发公司(Mitsubishi Development Company), 得到了在布莱克沃特、古尼耶拉(Goonyella)、皮克·唐斯(Peak Downs)、萨拉吉(Saraji)和诺里奇·帕克(Norwich Park)开发出口煤矿的权利。 昆士兰州政府同意支付在该地区建造道路、供水、医院和其他设施的费用, 并在2010年前对每吨煤只征收5澳分的低资源税, 以换取有利可图的铁路运输费用。[3]



[1] 历时25年(1949-1974)建成的“雪山计划”是澳大利亚历史上最大的水利工程, 把雪河(Snowy River)河水经穿过雪山山脉的管道输送到墨累河, 用于灌溉和发电。 ——译者注

[2] 昆士兰州南部城镇, 有澳大利亚最大的花生加工厂, 因而号称“澳大利亚花生之都”。 ——译者注

[3] 该法案最初是1968年通过的, 后来做过几次修改。 ——原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