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深藏不露(5)

必和必拓:从矿山赌徒到巨无霸 作者:(澳)彼得·汤姆森


约翰·埃利奥特当时也正在参加董事会, 他说:“霍姆斯·阿·科特并未完全垮掉,但他从此消失了。 我们决定不自己买下必和公司, 历史证明这是一个错误。 艾德士公司本可以买下霍姆斯·阿·科特的股份, 这样我们就控制了必和。 我们非常认真地做了研究,我们本可以用12亿澳元买下必和。 现在看, 它值1,000亿澳元。真是令人目瞪口呆。

“我们的担心之一是必和无法控制任何产品的价格。 钢铁工业的价格是由政府定价控制的,而石油、铁矿石和煤炭是矿产品, 因此我们将会被经济潮流所左右。 然后我们花了一两年时间来做善后工作。 善后工作的结果就是我们成立了一家名叫‘哈林’(Harlin)的控股公司, 基本上买下了必和持有的我们的股份。”

必和确实把它持有的艾德士股权售予哈林控股(Harlin Holdings), 换回的是哈林的可转换优先股。 这些优先股加上利息后, 总共相当于10亿澳元以上的债务。

布赖恩·洛顿回忆道:“显然那是一个艰难的时期, 现在回头看你就能看得很清楚了。每一代都有自己的困难和挑战。 就像我说过的, [霍姆斯·阿·科特和约翰·埃利奥特]的战略是无法持久的, 而我们管理着企业, 直到事实逐渐明朗化。”

格雷姆·麦格雷戈相信, 必和是幸免于难。 “我想, 假如整个必和公司都被霍姆斯·阿·科特收购,从约翰·埃利奥特及艾德士的最终结局来看, 必和可能就会从内部崩溃。”

越来越走投无路的霍姆斯·阿·科特想把他的股份卖给凯里·帕克,但后者拒绝了。 保罗·基廷说:“我知道有一批人对他说:‘你为什么不拿下钢铁部门呢? 你把股票给必和, 他们把钢铁部门给你。

“我知道ACTU[1]就是跟他这么说的,因为[钢铁工业]需要对工作环境进行许多改变才能搞得好。 ACTU对他说:‘你买下它, 我们就能把它搞好。’ 可是他不愿这么做。 你瞧, 说到底罗伯特·霍姆斯·阿·科特并不是建立企业的人。说到底他是一个投机者, 一个伟大的投机者, 是我们见到过的最聪明的投机者。 但他毕竟还是一个投机者, 因此他拒绝收购必和的钢铁部门就意味着他受困于必和的事态发展进程;必和不得不把那些股权清理掉, 而他则欠了银行大笔债务。”

但是金融危机并未影响埃斯孔迪达矿的工作。 鲍勃·希克曼说:“批给我们的预算是11.43亿美元, 我们只用了8.63亿美元, 因此省了一大笔钱。 融资安排全都是与谈成可接受的销售合同联系在一起的。这就使买家——也就是德国人、日本人和芬兰人——在谈判中占了上风。 我们谈判销售合同时遇到了很大困难, 直到1988年年中才完成。我们在纽约世界贸易中心(World Trade Center)举办了盛大的签字仪式。

“然后我们就开始动工建设了。 我们在开采前剥离了1.8亿吨废石才到达矿体, 那是开发工作中最费时的一项工作。 我们在29个月内完成了这项工作,而原计划是36个月, 这也是我们比预算花费更少的原因。”

戴维·洛厄尔的合同规定他可以在任何成功的发现中获取5%的权益, 可是在最后一刻犹他公司要求把他的权益价值封顶于300万美元。洛厄尔说:“我答应了, 这对我来说是个错误。 我相信他们会同意给我3%的权益并不设封顶, 以代替5%的权益。 对我来说这个差距足有几十亿美元。”

洛斯·科罗拉多斯(Los Colorados)选矿厂从1990年11月开始加工矿石,而记录表明第一船产品是在1990年12月31日从安托法加斯塔运出的。鲍勃·希克曼说:“事实上, 那条船是1991年1月1日离港的,但是公司急于让第一船产品在1990年运出, 因此我们在签署单据时就签成了1990年12月31日。”



[1] 全称澳大利亚工会联合会(Australian Council of Trade Unions), 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工会联合组织, 有46个会员工会, 代表180万工人。 ——译者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