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章 必拓(2)

必和必拓:从矿山赌徒到巨无霸 作者:(澳)彼得·汤姆森


但是,威斯敏斯特那些掌权者却没有莱佛士的洞察力,根据 1824年《英荷条约》,英国将两岛归还荷兰。这一蠢行遭到《泰晤士报》(The Times)的狂轰滥炸。 “在[英国前外相]伦敦德里勋爵(Lord Londonderry)所有的错误中,” “怒吼者”(The Thunderer)[1]怒不可遏地写道, “这次把东部群岛让与荷兰人是最为失策的,也是最让英国商人们讨厌的。”

在奥兰治王朝复辟后,范丘尔家族回到了荷兰。卡雷尔?罗德维克成为了威廉一世国王(King William I)的侍寝官[2],并因此受封为范丘尔?范塞罗斯克肯男爵。他在希勒戈姆(Hillegom)的家族宅地中度过了晚年,享受着乡绅式的生活。后来,文森特继承了这块宅地,同时还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及其生前不明智地通过分期付款在加拿大购得的一处荒地。

这位潇洒年轻的男爵身材高大,相貌英俊,有着浓密的卷发和络腮胡。在旅居英格兰、德国和北美期间,他没有遵循祖训里那些坚守道德的劝告,而是利用自身的魅力勾引了无数的年轻女性。他直到32岁的时候才安定下来,于1844年8月8日迎娶了夏洛特?曼斯菲尔德(Charlotte Mansfield),并把她带回了希勒戈姆。

到了19世纪40年代,来自加拿大众多债主的追讨已经让他几乎倾家荡产,于是他开始对印度尼西亚群岛的矿产企业进行投机。锡矿主要集中在邦加岛上,当地有大量从中国输入的劳工开采国有矿井。在范丘尔和亨利亲王于1850年初请求亲王的哥哥威廉三世(William III)国王批准他们对勿里洞岛的开采权之前,巴达维亚(Batavia,即现在的雅加达)政府对辖区内散居的众多地位低下的马来族农民和渔民基本上放任自流。国王批准了该请求,一个小型合伙企业应运而生。 范丘尔对于成功的几率很乐观,以致于他给当年出生的女儿自创了一个名字“比利顿尼亚”(Bilitonia)。

30岁的约翰?弗朗西斯?劳登(John Francis Loudon)是合伙企业的成员之一,他的父亲便是苏格兰人亚历山大?劳登, 母亲则是被称为桑切(Santje)的荷兰人苏珊娜(Susanna)。在外南梦作为英国特派员驻扎了一段时间后,亚历山大又到三宝垄(Semarang)做起了更有油水的工作——海关收税员。他获得了荷兰的公民身份,并通过所持有的爪哇岛糖业的大量股份而发了财。桑切为其生了6个儿子:长子休?霍普?劳登(Hugh Hope Loudon)生于1816年,她那时才15岁;幼子威廉?贝伦?劳登(William Beylon Loudon)生于1827年,这距离她28岁早逝那年仅差一年。亚历山大给儿子们灌输了冒险精神,还凭借其雄厚财力供每一个儿子接受最好的教育,并帮助他们在回到荷兰后跻身中产阶级之列。在一幅完成于1845年的描绘约翰?弗朗西斯?劳登的版画中,他是一位衣着光鲜、年轻而又潇洒的男子,系着领结,穿着马甲、圆角下摆夹克和紧身马裤。

合伙企业的第一项举措就是聘请荷兰矿业工程师J.H.克鲁克威特博士(J.H. Crookewit)负责勿里洞岛锡矿的勘探工作。克鲁克威特理所当然地提出希望获得地方长官的支持,但后者因为担心勿里洞岛会像邦加岛一样充斥着外国人,于是告诉这个荷兰人他在做无用功,因为这个岛上没有锡。经过三个月的勘察,克鲁克威特认同了这一看法。“勿里洞岛的土壤里没有锡矿石,” 他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也就是说,没有与目前邦加岛上所发现并提炼的那些矿石相同的锡矿。”  鉴于岛上部分区域到处是以前采矿活动留下的废弃矿坑,小溪中也蕴藏着丰富的沉积锡矿床,这一结论令人大跌眼镜。事实上,邦加和勿里洞两岛都处于一条狭长锡矿带的一端,该锡矿带从下缅甸地区穿过马来半岛一直延伸到东印度群岛。



[1] “怒吼者”是《泰晤士报》的绰号。 ——译者注

[2]王室卧房侍从的官职,主要司职皇室人员的进餐、着装等。——译者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