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七章 最为沉重的一击(3)

必和必拓:从矿山赌徒到巨无霸 作者:(澳)彼得·汤姆森


转天,必和铁矿石部的总经理杰夫?韦德洛克(Geoff Wedlock)因为同一原因而和卡特一样提早退休。在世界范围内,直接还原炼铁法已经通过不同方式得以成功实施,其中最著名的当属委内瑞拉奥里诺科河(Orinoco River)畔的一个热团铁厂,必和拥有其50%的股份。“开发在皮尔巴拉的热团铁厂时,我们打算使用委内瑞拉人所采用的技术——我认为那是一项奥地利技术,”在谈论到那场随着时间推移亏损额与马格马铜矿不相上下的热团铁灾难时,约翰?普雷斯科特说道,“本来它是可以让我们能够每年多售出五百或六百万吨块矿的,而且我们也想这样;如果我们生产五六百万吨块矿,同时就会产生五六百万吨粉矿。除了把粉矿搁在那儿以外,另一种方法就是将其送到直接还原铁厂进行加工。我们相信能成功为这些直接还原铁找到市场。

“但是,工厂的开发和运行不如想像中那样好。这是工程设计的问题,部分原因是工程师更改了用在委内瑞拉的一些技术。另外还出现了一些在必和不常出现的问题:有些超支情况被隐瞒了,因此一些人员被革职了。

“必和的文化不允许此类事情发生,但这两件事情夹杂在一起,使得这个项目成了一个重大灾难,与此同时,铜矿业也正在走下坡路。而且在这个项目上还死了几个人。这是一次巨大的打击。该项目严重超支,因此,对当时的必拓来说是一次重创。”

当约翰?奥康纳公开支持将必和石油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上市,以释放股东价值时,普雷斯科特遇到了更大的麻烦。分析师们抓住此种可能性,预测通过上市将筹得180亿澳元,这大约是必拓当时市值的一半。“我当时在悉尼举行的一个分析师午餐会上,与投资者关系部的经理在一起,”奥康纳解释说,“我尽可能坦诚地回答提出的问题,但也十分谨慎,以免与董事会的想法背道而驰。当时的背景是这次午餐会之前的六个月左右,我们搞过一个项目[“豹项目”(Project Leopard)],来评判必和是否最好将其石油业务部分或整体上市。 一直到1996年的圣诞节前的三个月,所有的分析师对此都持鼓励的态度,以致于我记得约翰?普雷斯科特对我说:“太棒了。当新年来临的时候,你就快拥有一个独立的公司了。”

“紧接着的一月和二月是澳大利亚的夏季,我要是没记错的话,期间没有董事会议,形成了一段空档期。接下来的一次董事会上,我记得是在1997年3月,人们悄悄说“豹项目”不会继续进行下去了,需要重新对其进行评估,它不一定是一个好项目。它就这样销声匿迹了——对于为什么不能继续下去,从没有给出过任何理由,但明摆着它不会继续了。

“所以,没办法,事情只能这么着了。有人在[悉尼的]那次午餐会上问我这件事,我就说:‘你看,董事会已经做了这个决定,如果我不支持董事会的决定,我就得退出董事会。我当然支持了。’随后就有报道说我对董事会不满。在回答那些空穴来风的问题时,我可能说了他们最好有些石油方面的知识之类的话。我压根就没觉得有太大的争议,但也许不是那样。 我记得是那周的星期五,因为在我的卧室里有台电视机,所以醒来后我就听到新闻里报道:‘必和遭遇第二枚重磅炸弹。矿产部门经理迪克?卡特被革职,而现在奥康纳对董事会也心怀不满。’

“一派胡言!但我想这只不过是一系列事件的最终爆发:有关热团铁的问题、解雇迪克?卡特。一切都处理得既迅速又秘密,没人质疑究竟发生了什么。我试着解释发生了什么,但没有人想听。我被叫进董事总经理的办公室。当时还有机会低调解决,于是我想:‘好吧,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1997年的8月8日,奥康纳为其鲁莽付出代价,被扫地出门。杰里?埃利斯向投资者澄清说,必和并没有拒绝分拆上市的策略,但不相信将其石油部门上市符合公司当时的最大利益。许多股东并不买账,纷纷抛售必和的股票,于是,其股票价格跌至16.99澳元,跌幅接近6%。

正如我们所知, 刚刚在五个月前离开汽车零部件公司——英国轮胎与橡胶奈里克斯公司(BTR Nylex)加入必和的菲尔?艾肯,接手了奥康纳的职位。他的首要任务就是恢复公众对必和石油的信心,并说服失望至极的主管们能留在公司。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