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6 “大繁荣”:1947~1975年(3)

美国的逻辑:为什么美国的未来如此堪忧 作者:(美)罗伯特·赖克


每一个美国家庭都能够拥有自己的住房,政府对这一美好的梦想进行资助。为此,美国政府提供了低成本按揭贷款,减免按揭贷款利息。在美国的很多地方,政府对水、电费用都予以补贴,使美国人有能力购买住房。政府还修建了连接主要商业中心和住宅区的道路和高速公路。美国的州际公路系统改造是美国历史上最浩大的公共建设工程项目,原来蜿蜒的两车道公路被笔直的四车道(有的地方甚至是六车道)高速公路取代。这项工程从艾森豪威尔总统任职期间开始,并得到了国会的批准。这一工程启动的初衷在于,万一战争爆发,这些公路将大大提升部队、坦克和军用物资在全美范围内的输送。然而,它的意义远不止于此。这些公路的修建使城市郊区和大商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提高了汽车的销量,极大地扩大了建筑业的规模,延长了交通运输业的运营里程,并从根本上减少了美国国内货物运输和分配的成本。

美国政府还降低了接受高等教育的门槛。《士兵福利法案》为从战场归来的士兵支付大学学费。公立大学也进行了扩招。在“大繁荣”时期,公立大学的学费只占中等收入家庭收入的4%,而私立大学的学费占20%。这些都使美国的中产阶级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得益于此,大学的录取率急剧升高。到1970年时,学制为4年的学生中,有70%在公立大学就读。联邦政府,特别是国防部对大学的研究项目,尤其是在科学研究方面的资金支持也在不断加大。

美国冷战期间的国防开支产生了所谓的“工业平民”化,这一趋势外溢到商业性生产中。“军事工业复合体”(艾森豪威尔赠与的雅称)发明了晶体管,它们后来被用于几乎所有产品中,如电视机和手表。美国国防部还研究生产出了硬质塑料、光导纤维、激光器、计算机、喷气发动机和飞机机体、精密量规和传感器。这些发明后来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如网球拍、遥控电视、微波炉和手机。美国第一批电脑就是在五角大楼内生产的。新的战斗机和引擎经过一定的改装,也被应用在商业喷气式飞机上。波音公司销量最高、名气最大的波音707型飞机的前身,就是美国空军KC-135型空中加油机。美国国防部防卫尖端技术研究计划局最终还发明了互联网。

除了这些以外,美国在这些年间还帮助西欧和日本进行了重建—花费上亿美元重建外国工厂、公路、铁路和学校。哈里·杜鲁门总统在他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技术援助的“第四点计划”中慷慨地宣布:“我们的计划有别于为利益而对外国进行剥削的老帝国主义……我们所设想的计划是建立在民主的公平交易基础上的一种发展。”(他可能还补充道:“以及对苏联威胁的遏制。”)这个计划取得了极大的成功。1945~1970年间,是世界历史上经济增长得到最广泛共享的时期,这也促进了美国“大繁荣”时期的到来。美国帮助重建世界上的其他主要经济体,借此来包围封锁社会主义国家。与此同时,新的全球贸易和援助体系也为美国的公司创造了大量的新机会,让这些比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公司更富有、规模更大、具备更先进的技术的公司得到进一步的扩张和发展。

中产阶级的收入增长迅速,其规模也在不断扩大。美国政府正是用从中产阶级身上征收的税收收入为这一切埋单。税收增加也得益于那些位于收入阶梯顶端的人。此时美国对高收入者的所得税率和“二战”时期一样高。“二战”时的最高边际税率为74%~94%。20世纪50年代时,尽管艾森豪威尔极少被称为激进分子,但是在他任职期间,边际税率达到了91%。1964年,最高税率降到了77%。当尼克松在1969年就任总统时,这个数字又回到了77%。在“大繁荣”时期,高收入人群挖空心思地利用减税条款和借贷造成“负债”的假象,但他们最终向联邦政府缴纳的税款还是超过了他们收入的50%。保守的评论员预测,高税率将会减缓经济的增速,然而事实正好相反,这反而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二战”后,“大繁荣”持续了25年,并且缔造了一个与引发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迥然不同的经济。在“大繁荣”期间,政府将基本的协议付诸实施。通过实施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基本上实现了充分就业,赋予了工人更大的谈判能力,为他们提供了社会保险并扩大了公共投资。结果,总收入流向中产阶级的份额有所增加,而上层阶级的份额有所减少。有趣的是,由于经济持续增长,几乎每个人都有所结余。

在大萧条和“二战”中,美国政府扮演的新角色得到了公众的支持。当这些事件发生时,美国人为了实现共同的目标风雨同舟。那时他们紧紧相依,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以一种在大萧条之前所没有的方式彼此联系。除非繁荣得到广泛共享,否则任何人都不可能繁荣起来。历史学家詹姆斯·特拉斯洛·亚当斯(James Truslow Adams)提出了“美国梦”这一说法,将其定义为“让每个人都过上更好、更富有和更幸福的生活”。

当然,那个时候的美国依然存在着大量的不平等现象。贫穷的人们依然被彻底忽视。在这个时期,黑人依然是二等公民。妇女除了从事教书和护理的工作外,不敢再有其他的奢求。(1957年,美国联合航空公司自豪地对外宣布,在从纽约飞往芝加哥的航班上提供“顶级奢华”服务,航班上提供舒适的拖鞋和配有牛排的晚餐,并且“除了两位空姐外,将看不到其他任何女人的身影”。)但是,诸如此类的限制终将会减弱,直至消失。电视剧《广告狂人》讲述的是20世纪60年代初广告公司高管们的生活。它以一种明智而骇人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单调乏味、一成不变和物质主义,这一切是那么的令人反感。而“大繁荣”为美国人提供了机会,让他们去追求他们想要的生活。同时,它也证明,财富的广泛共享并非与经济增长格格不入。实际上,广泛共享对经济的增长是必不可少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