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历史沧桑——从东沉西升到西沉东升(3)

中国凭什么胜出 作者:丁建中


在这里我要说一下未被李约瑟及R.K.G.坦普尔提及,但仍由中国人首先发现的“二进制”。

二进制是计算技术中广泛采用的一种数制。二进制用0和1两个数码来表示。它的基数为2,进位规则是“逢二进一”,借位规则是“借一当二”。不少人认为二进制是由18世纪德国数理哲学大师莱布尼茨的发现。当前的电脑系统使用的基本上是二进制系统。电脑运用二进制将人世间一切不同的信息转换为若干不同的0、1的组合,这样不管什么样的图像色彩等不同信息,都可以通过二进制转换为不同的数字信息。这实际上破解了世界物质形态构成的密码,现代科技的突飞猛进与之相关。换句话说,没有二进制,就没有电脑;没有电脑,现代科技就不会突飞猛进。

但读者可能不知道,莱布尼茨发现二进制是受到了中国经典《易经》中的八卦图像的启发和佐证。

“1与0,一切数字的神奇渊源。这是造物的秘密美妙的典范,因为,一切无非都来自上帝。”这句话是德国图灵根郭塔王宫图书馆保存的一份弥足珍贵的手稿标题,也就是天才大师莱布尼茨的手迹。莱布尼茨不仅发明了二进制,而且赋予了它宗教的内涵。他在写给当时在中国传教的法国耶稣会士牧师布维(1662—1732年)的信中说:“第一天的伊始是1,也就是上帝。第二天的伊始是2,……到了第七天,一切都有了。所以,这最后的一天也是最完美的。因为,此时世间的一切都已经被创造出来了。因此,它被写作7也就是‘111’(二进制的111等于十进制的7),而且不包含0。只有当我们仅仅用0和1来表达这个数字时,才能理解,为什么第七天才最完美,为什么7是神圣的数字”。

布维是一位汉学大师,他对中国的介绍是17、18世纪欧洲学界中国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布维是莱布尼茨的好朋友,一直与他保持着频繁的书信往来。莱布尼茨曾将很多布维的文章翻译成德文,发表刊行。恰恰是布维向莱布尼茨介绍了《周易》和八卦的系统,并说明了《周易》在中国文化中权威地位。

八卦是由八个符号组构成的占卜系统,而这些符号分为连续的与间断的横线两种,即:——、— —。这两个被称为“阳”和“阴”的符号,在莱布尼茨眼中,就是他的二进制的中国翻版。他感到这个来自古老中国文化的符号系统与他的二进制之间的关系实在是太明显了,因此断言:二进制乃是具有世界普遍性的、最完美的逻辑语言。

另一个可能引起莱布尼茨对八卦的兴趣的人是坦泽尔,他当时是图灵根大公爵硬币珍藏室的领导,也是莱布尼茨的好友之一。在他主管的这个硬币珍藏中有一枚印有八卦符号的硬币。

莱布尼茨在1701年写信给北京的神父闵明我(中文姓名)和白晋告知自己的新发明,希望能引起他心目中的“算术爱好者”康熙皇帝的兴趣。白晋很惊讶,因为他发现这种“二进制的算术”与中国古代的一种建立在两个符号基础上的符号系统是非常近似的,这两个符号分别由一条直线和两条短线组成。也就是中国最著名也是最古老的书《易经》的基本组成部分。《易经》大约产生于公元前第一个千年的初期(距今约三千年),开始主要是一部占卜用书,里边的两个符号可能分别代表“是”和“不”(不是)。

莱布尼茨对这个相似也很吃惊,和他的笔友白晋一样,他也深信《易经》在数学上的意义。他相信古代的中国人已掌握了二进制并在科学方面远远超过当代的中国人。

《易经》当然不是数学书,而是一本用来占卜或“预言”的书,一本“智慧之书”。书里的长、短线符号意味着阴阳相对,也即天与地、光明与黑暗、善与恶,六十四幅八卦图,用不同的阴阳组合,模拟天下万事万物,并据此推断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的无穷变化。易经即是研究变化的经典。而引起变化的最基本的原因,是阴和阳的差异和矛盾。

莱布尼茨在1679年记录下他的二进制体系的同时,还设计了一台可以完成数码计算的机器。电脑实际上将莱布尼茨的设想变成了现实。而莱布尼茨的有关二进制的构想和发明的原理,与《易经》八卦显示的原理完全是相通的。因此,不论莱布尼茨是在看见《易经》八卦图像前发明了二进制,还是在之后发明了二进制,都得承认,中国人在西方人之前两千多年就将二进制原理运用在天文地理、军事、人生、社会等各种变化的预测上了。这表明中国古代先哲是何等的聪明,何等的厉害。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