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工业巨人,农业超人(5)

赤道之南 作者:(美)罗伟林


尽管巴西的领导人很希望巴西被视为一个工业强国,但外界通常并不这样认为。弗兰克·西纳特拉的一首老歌里曾这样写道,“巴西的咖啡可真多”——咖啡仍是外国人最常同这个国家联系起来的产品。然而,巴西的工厂——大多数集中于东南部的圣保罗-里约-贝洛奥里藏特三角带,或者巴西的远南——每年生产数百万的汽车、电视机、冰箱和移动电话。巴西在许多产品的生产上都居于世界领先地位,比如化学制剂和化肥,轮船、轨道机动车和机车等交通设备,以及钢铁、水泥、鞋子、电子产品、汽车零件和纸制品。尽管墨西哥享有毗邻美国和加入北美自由贸易区的一切便利,但巴西的工业产品却占整个拉丁美洲的3/5。

正如其他许多方面一样,巴西的工业化进程起步也相对较晚,这使得巴西过去半个世纪的突飞猛进尤为引人注目。尽管独立伊始,巴西就开始生产纺织品、火柴和皮革制品等,但它的第一家现代钢铁厂却直到20世纪40年代,即美国同意提供资金援助,以换取巴西疏离纳粹德国之后,才在沃尔塔雷东达建立。实际上,直到20世纪50年代库比契克总统强烈要求汽车国产化之后,巴西的工业化才开始真正启动和起飞。库比契克还努力推进关联产业的发展,比如钢铁、铝业、重机械、电器设备、水泥、纤维板、化工和塑料等。

这种对工业化的推动是有效的,因为巴西拥有大自然恩赐的巨量金属和矿藏储备,这对现代工业生产是至关重要的。丰富的资源使巴西在其他国家越来越担心关键的原材料即将出现缺乏的今天都保持一种战略优势。比如,外界认为巴西的铁矿石储量要比世界上其他任何地方都要多。同样,制造铝的原材料——铝矿石也是如此。此外,巴西已探明地下储有相当可观的铜、铅、锰、镍、锡、钨、铀和锌,这些资源正被开发用于国内生产,而不是出口到北半球的传统工业中心。煤也许是唯一对工业生产至关重要,但巴西又短缺的物质,不过巴西已经找到并开发出更低廉、更清洁的替代品。我们将在下一章讨论这个问题。

所有这些都是进口替代模式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一模式的目的是通过高关税保护本土企业免于外部的竞争,从而使巴西工业落地生根和实现多元化。这种模式在今天是非常过时的,在一个全球化的世界里,它因不公和低效而倍遭诟病。但就当时而言,却是巴西政府最适宜的一套方法,它可以给明显无法与财力更雄厚、经验更丰富的外国公司竞争的巴西工业一个机会,去独立运作和开发本土的技术。况且,巴西并没有完全对外国企业封锁国门,而是鼓励它们进驻巴西,并在本地投资和建设。由此带来的一个结果是,巴西最终成为全球第一个各大汽车制造商都开设了工厂的国家。更直接的后果是,进口替代导致爆发式增长。在库比契克统治时期,工业年增长率达到9%或以上,是当时占主导地位的农业部门的两倍。

巴西制造商在高额关税壁垒的保护下持续运作长达30年。这保证了它们在正快速发展但效率低下的国内市场上占有支配地位。20世纪90年,随着经济对外开放,一些企业和行业蒸蒸日上,但另一些却举步维艰,甚至倒闭消失。比如,在20世纪80年代,巴西曾试图通过禁止软硬件的进口,推动国内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但是,这一政策随着科洛尔·德梅洛的上台而被废止。他意识到,在开发计算机技术方面,巴西企业落后于世界其他国家,如果不废除禁令,可能永远无法赶上世界水平。清除贸易壁垒后,各大计算机生产商蜂拥而至巴西。今天,巴西的计算机数量,以及通过宽带和无线上网的用户比其他所有拉美国家的总和都要多,这给巴西企业以巨大的生产力优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