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有时这种现代的生活方式只是这个国家古老的重写本上的另一层字迹,只是为原有事物增添了些现代色彩。许多欧洲人认为现代性是世俗生活方式的胜利,到教堂做礼拜的人越来越少,宗教逐渐成为少数信徒个人的消遣,它已经成为一种遗产,人们更关注的是它的建筑与历史,而非它与现代生活的相关性。今天,在民意调查中,欧洲许多人自称是不可知论者或不信仰上帝。在欧洲,过去就是过去,但是在印度,过去在许多方面也是将来。
一些国家在衡量自身的进步水平时,欧洲已不再被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对于印度而言,美国是更恰当的参照。与欧洲国家不同,除了美国在1776年以前名义上受英国教会的控制外,印度和美国在历史上都没有国教。于是,在这两个国家的历史上,各种宗教团体和教派在世俗社会中并存,有时则相互竞争,但政府从未支持或迫害任何一个宗教。而在欧洲,天主教教会的专制统治引发了一系列相应的反抗,最初是以新教的形式,后来发展成为反教权主义和无神论。印度受这些外部刺激的影响微乎其微,因为它有一个与众不同的历史。从它的现在就可以窥见它的过去。在印度历史上,有屈指可数的几次,政府曾试图让人们改变信仰,但是,政府的这种努力或者自己逐渐销声匿迹,或者激起了反抗而迫使政府退让。
例如,17世纪莫卧儿王朝的君主奥朗则布对国内的非穆斯林征收人头税,波及大部分人口。奥朗则布的这种做法,违背了自阿克巴大帝以来相对宽容的宗教政策。印度的许多穆斯林统治者都尊重其国内的非伊斯兰教习俗。比如,奥朗则布的兄长达拉·什克(Dara Shikoh,奥朗则布在争夺王位时将他杀死),曾将《奥义书》(Upanishads,印度教古籍)翻译成波斯语。奥朗则布伟大的祖父阿克巴曾试图将伊斯兰教、印度教和其他宗教融合为一个宗教,称之为“神圣的宗教”(Din Ilahi),但未能成功。印度教民族主义者声称,曾有3万座寺庙毁于伊斯兰圣像破坏者之手。但据权威学者考察,能证实被毁的寺庙只是很小一部分。②而且,被毁的寺庙中,很大部分与王朝的灭亡息息相关。③后来,当印度教居于统治地位时,他们将这种传统完整继承,并还治于其他宗教。印度中部的卡久拉霍镇布满了性爱主题雕刻艺术的神庙群,土耳其的穆斯林军队经过后,仍完整无损地保存下来,因为修建这些庙群的昌德拉王朝(the Chandellas)在此之前已经灭亡了。
穆斯林统治者常常利用印度教的某些象征符号,使其统治在人民眼中变得合法化。比如,图格拉王朝的穆罕默德大帝最初定都于德里,1327年,当他在道拉塔巴德另建新都时,将印度教的圣河-恒河的水引到此。⑤而在现代的碑文中,人们是通过文字记载(如土耳其语、波斯语、阿富汗语等)而不是宗教,才得以知道这个王室的存在。伊斯兰王朝还常常修缮和保养享有盛名的印度教寺庙。比如,举世闻名的伽格纳特神庙位于奥里萨邦的普里,就是在莫卧儿王朝时期重建的。由于奥朗则布对印度教徒的公开憎恶,以及将帝国版图过多地向印度南方拓展,为莫卧儿王朝的瓦解埋下了祸根。感觉到帝国的即将崩溃,甚至他的一个儿子也加入到了由信仰印度教的拉吉普特将军领导的叛军中。莫卧儿王朝的衰落产生的空白逐渐由英国人填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