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文章称,史蒂夫是如此“投入”,以至于他“研读时间表时就像一个拉比在研究犹太法典”。这个作者对此无疑是记忆深刻。但是对于每一个与史蒂夫一起工作过的人来说,他提出的问题并不令人惊讶。他就是那样,对于任何事情的细节都孜孜以求。
还有一个例子:史蒂夫对细节的关注产生的影响,远非局限于迪士尼圣诞宣传表演是以小熊维尼还是巴斯光年机器人为主。对于iPhone,设计团队尝试过的各种外壳的数目大得惊人,有些是几乎无法辨识的极其微小的调整,有些则是彻底的改变,有些要求外壳要由完全不同的材料做成。然后,在一个周末,离产品上市时间只有几个月的时候,史蒂夫终于认识到一个痛苦的事实:他就是对他选择的外壳不满意。
第二天他开车去上班,心知他那已经夜以继日奋战不知多少小时的iPhone团队肯定会对他不满,但是没关系。史蒂夫是产品创意的“米开朗琪罗”,他会不断地在画布上涂抹,直到他确信自己是正确的。
有时他管这叫做“按重启键”。施乐帕克中心的拉里·泰斯勒(那时他已经成为苹果的首席科学家)曾经说过,他不明白“超凡的个人魅力”的含义,直到他遇到史蒂夫·乔布斯。当你像史蒂夫一样信任你的产品和你的员工,你的员工就会忠诚于你。
苹果是“硅谷”留任率最高的公司之一,而产品团队的留任率则更高。很少有人因为这里的工作时间或者工作环境而离开。
但是现在,“苹果军团”知道自己会面临什么情形。当史蒂夫说“这不对,我们必须抛弃,倒回去10步,然后弄清楚怎样做才是正确的”时,压力会加大,但是产品的确会变得更好。
试着想一想,在苹果是否有什么事情在史蒂夫·乔布斯眼里是不重要的,以至于他绝不会去在意。
以下面的故事为例:
洛杉矶有一个叫伊恩·马多克斯(Ian Maddox)的年轻人,他在Syfy台的电视剧《13号仓库》工作组工作。
在此之前,他是帕萨迪纳市苹果零售店的销售代理和“钥匙扣”(即经理助理)。他在那儿工作后不久,一个工作组每天晚上会在最后一个顾客离开后出现。他们一片片掀起原来的地砖,重铺新的瓷砖--从意大利进口的深灰色花岗石。这种瓷砖是史蒂夫自己挑选的,“对于一个零售店来说非常高档”,伊恩说。在完工几天后的一天清晨,零售店开门之前,所有的经理都高度戒备地走来走去,甚至连地区经理都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