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第一大半岛——阿拉伯半岛位于波斯湾南面、红海东面,其南为阿拉伯海,总面积约320万平方公里。半岛上大部分地区为沙漠,其间夹杂着些可进行农耕的小绿洲。半岛西南面为也门地区,雨水相对充沛,有较发达的农业文明。公元前数世纪,这里先后出现塞白人和希米亚人。濒临红海西部的希贾兹地区一直是欧亚非商贸重镇,而沿着这一商路,渐渐形成一些城市,其中麦加城为宗教祭祀中心。
阿拉伯半岛的文明出现得远比其北边的两河流域文明要晚得多——直到公元初几个世纪依然远落后于地中海沿岸文明,可以说是处于文明世界的边缘。
由于沙漠气候及人口压力,阿拉伯半岛以游牧为主的贝杜因人被迫渐渐往外迁徙,并因水源等因素,各种部落陷于相互攻伐,长期如此,养成了尚武精神。
随着拜占廷(东罗马帝国)和波斯两个庞大的欧亚非帝国势力大打出手,阿拉伯人的生存空间被压缩——公元525年,拜占廷盟邦埃塞俄比亚人攻占半岛西南门户也门地区。公元575年,波斯王库斯鲁发兵也门,这彻底摧毁了阿拉伯半岛半部的农业文化,逼着这里的人往北迁。而国际商路往北转移到波斯湾和两河流域,等于是断了麦加商人的财路。
此时的阿拉伯社会,已经处在文明世界的门槛上,社会矛盾加上民族生存环境矛盾,照这样发展下去,要么是阿拉伯各部落自相残杀,走向种族灭绝,要么就是像东方的中国一样最终形成统一的民族。
阿拉伯人没有走向前面那个结果,在各种矛盾之下,催生了信仰的改变——公元610年,宗教先知穆罕默德开始在麦加传教,逐渐组织起以宗教为主导的军事力量,并于公元627年挫败麦加大军的剿杀。公元630年,穆罕默德率万人陷麦加城,半岛诸部落纷纷归顺,阿拉伯半岛上最强大的军事力量自此形成,半岛从一盘散沙的部落文明走向了统一的宗教社会。
甚至,穆罕默德还向波斯、拜占廷、巴勒斯坦等国家派出使节,要求他们皈依伊斯兰教。这时的波斯、拜占廷帝国虽然实力大不如前,但哪里将这个阿拉伯半岛上的游牧民族放在眼里。
公元632年,62岁的穆罕默德死去,他虽然娶了12个妻子,但却没有继承人。
穆斯林内部一番争斗后,协商由穆罕默德最早的信徒出任首领,与之后三位首领皆号“哈里发”。阿拉伯社会自此进入“四大哈里发时期”。
第一任哈里发时期很短暂,仅不到三年,主要把时间花在统一阿拉伯半岛诸部。
第二任哈里发为奥巴尔,也是穆罕默德的岳父之一。
阿拉伯游牧民族的主要武器有弯刀、好马、好骆驼,当然,离不开好战的民族性格。
此时,波斯湾对岸的第二波帝国,已经在几百年的战争中奄奄一息。拜占廷帝国虽占领着地中海东岸的西亚地区,但此时的军力已大不如巅峰期。
奥巴尔哈里发领骑兵25000人,北上叙利亚,拜占廷守军根本挡不住。
陷叙利亚后,阿拉伯人兵分两路:一路杀奔小亚细亚,打算直捣拜占廷心窝;另一路往东杀入两河流域。
波斯人一路撤退,直到国都泰西封城下。
波斯人也是无法招架,步步后退,被人一直打到泰西封城下,波斯皇帝望风而遁,公元637年,泰西封陷落。阿拉伯4万铁骑一路横扫波斯国境,波斯皇帝集结兵力于公元642年死战,大败,萨珊王朝再无回天之力。末代皇帝于公元651年在木鹿被一个磨坊主杀死,波斯国灭亡。阿拉伯铁骑攻下印度河西边的呼罗珊,以及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地。
波斯末代王之子往东逃亡至唐朝境内,后任唐高宗朝的右武卫将军。其后代曾在唐调露元年(679年)在唐军护送之下回国,欲兴复国之业。唐兵行至碎叶城而还,这位波斯王子不敢单独回国,二十载后,部下离散,于公元707年再回长安,拜左武卫将军,不久病死,葬骨大唐。
面对横扫叙利亚、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拜占廷调兵5万,不敌,整个西亚几乎全部并入阿拉伯版图。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南下攻入埃及,成为亚历山大里亚的新主人,整个埃及以及利比亚皆被纳入阿拉伯。拜占廷帝国在亚洲的土地仅余小亚细亚。
随着阿拉伯骑兵的攻城略地,伊斯兰教传入各占领区。不过,非伊斯兰教徒并没有被强迫改变信仰,不存在宗教迫害。耶路撒冷被列为伊斯兰教的第三大圣地,因此成为犹太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三教的圣地。公元661年,第四任哈里发阿里被杀,叙利亚总督穆阿维亚即位,以大马士革为都,建立倭马亚王朝。哈里发自此改为世袭制。
但拥护第四任哈里发的一派,并不承认倭马亚王朝,拥兵自重,穆斯林自此分裂为逊尼派和什叶派——至今如是。
而在倭马亚王朝,阿拉伯人的军事扩张达到了又一个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