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东边的商朝国力已衰,灭亡已是必然。但伯昌没能等到那一天,他死后,次子姬发继位,是为周武王,率各部盟军与商朝3万军队战于牧野(今河南汲县),商军被尽数歼灭。武王于沣河东岸建镐京(今西安市长安区沣河东岸),二京隔水相望,以桥相连。
夏、商、周三朝皆为分封制度,而在周朝之初,这一分封制度达到了新的高峰。武王封皇族功臣,如姜子牙封于齐,周召公封于燕,武庚封于朝歌等。又封“三监”,以监视武庚。公元前1043年,武王死,幼子继位,周公旦摄政,三监及武庚不满,叛乱,被周公旦所平定,并营建雒邑(今洛阳)。在周公旦治下,周朝边界扩至东海。从公元前1042年到公元前996年,为西周的繁荣期。
周昭王时期,南征荆楚之地,扩地至江汉地区。其后周穆王在位55年,好大喜功,东方徐国侵周,败。但经过此二王后,周朝的实力已经大不如“成康之治”时期。此时,西北的少数民族戎狄渐兴。周懿王时,戎狄三天两头侵袭以农业为主的周境。至周厉王时,战乱频繁,国内矛盾爆发。公元前841年,有名的国人暴动发生,厉王出逃。继位的周宣王晚年,连连败战,周朝再度衰落。
公元前781年,周幽王继位,朝政腐败,内外交困。被废的正牌太子奔申国——申国的申侯是其外祖父。在申国、缯国、犬戎的联手围攻下,周幽王于公元前771年败亡。
周幽王被杀,废太子即位于镐京,是为周平王。因东迁至雒邑(今洛阳),故历史称之为东周。
而从这时起,中国进入了一个非常时期——春秋、战国,直至秦国一统。同期的西方,地中海沿海城邦文化进入巅峰期,先有希腊,后有马其顿,再有罗马,各领风骚数百年。
繁荣的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起于周平王元年(公元前770年),也就是东周开始的那一天,便算春秋时期。这一时期持续到周敬王四十三年(公元前476年)为止。
春秋与战国的分界,是以孔子编修史书《春秋》为界线的——这部史书一直写到当时的历史阶段,仅此书所载,春秋时期的军事行动便有480余次。司马迁说:“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相传春秋初期,诸侯列国达140余个。
周平王的登位,是在诸侯的帮助下达成的。故从一开始,周平王对诸侯的控制就很薄弱——周朝之初,由周公旦编修了影响深远的《周礼》,礼教法度在社会上已经普及,而周平王担着弑父之名,在诸侯和民间威望极低。在此情况下,各诸侯势力自然渐渐强大而互相攻伐——实际上中央政府能真正控制的,只有中央的一小块地盘,各诸侯对中央的态度渐渐是“把你摆在这里,但不拿你当盘菜”——越往后,这种情况越发严重。如公元前708年,周桓王因边境问题与郑国争执,王师讨之,郑庄公不但敢领兵抗击,还一箭射中周桓王肩膀。
而这一事件,可以看做春秋霸主轮番上台的开端。
头一个,就是郑庄公。
郑庄公之父郑武公为周平王之卿士,祖父为周宣王之弟,受封于郑(今陕西华县东)。周平王分权于虢公后,两人开始猜疑,后交换人质——周平王把儿子放在郑庄公处为人质,郑庄公同样把儿子放在周王室为质。显然这已经是周平王没有权威的一种表现了——如果是正统主臣关系,主人竟然需要向臣属派人质?
周平王死后,周桓王继续扶持虢公,在罢免郑庄公职务后,郑庄公不再朝见周桓王。桓王怒,联蔡、卫、陈三国伐郑,战于葛,大败。
郑庄公想在诸侯之中闯番事业是很不容易的——南有蛮楚、北有强晋、西有东周,无险可守,所以只能向东打。东边的卫、曹、鲁、宋、陈、蔡诸国中,以宋国最强,国土大,名气大,又有号召力。公元前719年,宋国联合卫、陈、蔡、燕、鲁在内的多国部队,先后两次围攻郑国,但均被郑庄公所分化、击败。公元前713年,郑庄公开始反击,以宋殇公不朝周天子为理由,假王命联合齐、鲁,夹击宋国,大败之,后又入宋、蔡、卫联军,最终使宋国屈服。
公元前701年,郑庄公与齐、卫、宋等大国结盟,俨然已是诸侯之霸,不过此时他已57岁,几个月后死去。郑国在他身后,渐渐衰弱。
不过,在周王与诸侯之间左右逢源、挥洒自如、足智多谋的郑庄公,及其治下的郑国,也只能算春秋时期的“小霸”。
第二个出场的,是齐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