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调机体:呵护身体循环系统(4)

求医不如求己(女性篇) 作者:张永红


2.人体的阴阳与五行

人体的阴阳和大自然的阴阳相悖,或者是人体自身的阴阳状况失调,就会发生疾病。如果要治疗也要分辨阴阳,根据阴阳的长消规律辨证施治,否则就只会适得其反。

今天人们见到的中医已经在诊断和治疗的很多环节上与西医相结合,使用的药物也有西药,似乎中医有衰落之势。但事实上,很多人包括很多外国人都认为中医是一门神奇而神秘的医术,有些人得了病,宁愿去中医那里就诊,甚至干脆跑到乡下的某某“神医”那里寻一个偏方。

除了治病救人,中医本身还蕴涵深刻的哲理与智慧。在我的书橱里摆着很多有关中医文化的书,它在现代社会文化多元化的情况下难免显得枯燥不堪,就连家人都常常抱怨,说是看了这些书会让人得忧郁症。我通常笑笑,也不去争辩。只有一位儿时的女性朋友,天性活泼却又体质虚弱多病,而我又不一定有时间时时提醒她养生之道。所以为了健康着想,她常常出于无奈在我这里借些通俗一些的书回去读。

读完一本之后,她来还书,竟然还要借另一本。用她自己的话来说,中医及其所根植和衍生的文化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门艺术了。说罢,她竟滔滔不绝地和我谈论起人体与宇宙,这个课题大了。不过,倘若从细处着眼,单单从健康出发,宇宙和人体倒还真有那么点儿联系。比如世界万物有阴阳,有五行,而阴阳五行学说也是中医理论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阴阳学说是中国古老的医学智慧,正所谓“阴阳协调,百病不生”。祖国医学认为,人体所有结构都可划分为阴阳两部分。就人体部位来说,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属阳,体内属阴;就其背腹四肢内外侧来说,则背属阳,腹属阴,四肢外侧为阳,四肢内侧为阴;以脏腑来分,五脏属里,藏精气而不泻,故为阴,六腑属表,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

阴阳之间有此消彼长的关系,同时可以相互转化。又因为大自然也具有阴阳之性,所以倘若人体的阴阳和大自然的阴阳相悖,或者是人体自身的阴阳状况失调,就会发生疾病。如果要治疗也要分辨阴阳,根据阴阳的长消规律辨证施治,否则就只会适得其反。

至于五行,与人体的关系则更为细致而密切了。五行学说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此说认为宇宙间万事万物分别归属于水、火、木、金、土五种类别,无一例外。《尚书?洪范》中有“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水曰润下,火曰炎上,木曰曲直,金曰从革,土爰稼墙;润下作咸,炎上作苦,曲直作酸,从革作辛,稼墙作甘”的记载。它指出了“五行”和“五味”(咸、苦、酸、辛、甘)之间相互的内在的联系。而中医则认为人体内部的各个器官也都分别对应这五种属性,维持这五大元素的平衡,也就是维持健康体质的平衡。调理身体时,某一器官若不健康,可能需要针对另一器官进行调理。

从五脏与五行属性对应来说,心属火,主血脉,有推动血液在脉管内运行以营养全身的功能,心气旺盛,使血液在脉管中沿着一定的方向运行不息,将血中的营养物质润养全身。肝属木,主筋。肝血充盈则筋舒展。脾属土,主四肢肌肉,脾健正常,则肌肉丰满;脾虚胃弱,则肌萎肉缩。肺属金,主皮毛。肺气宣发,把气血津液输布于皮毛,保卫机体抗御外邪,如皮损金弱,外邪就会入里。肾属水,主骨,具有调节人体水液代谢的功能。

这五行五脏之间具有相生、相克关系,如木生火,肝循环系统好,可以促进心循环系统正常运行。火生土,心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脾循环系统正常运行。土生金,脾循环系统好,可以促进肺循环系统正常运行。金生水,肺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肾循环系统正常运行。水生木,肾循环系统好,可促进肝循环系统正常运行。水克火。肾不好,心循环系统逐渐进入异常状态。心循环系统不好,肺循环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金克木。如果肺不健康,则可影响到肝脏。木克土。如果肝循环系统不好,则脾循环系统就会逐渐进入异常状态。土克水。脾有病变,肾就容易产生问题。

五行之间也可产生相克关系,比如《素问》说:“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等,即是运用五行相克关系来调整情志,从而治疗精神性病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