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解雇高管,可以提升公司的道德水准。高管不就是隶属于决策层吗?公司有选择地解雇几名高管,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决策层为调整公司的经营管理状况作出了不懈努力。除此以外,我们如果硬要刨根问底,肯定还可以找到其他理由。不过我准备就说到这儿,毕竟我们不能把高管当做靶子随意进行攻击。
估计也会有人这样说:“那些高管们即便被解雇了,不是还能去别的公司就职吗?”
是的,这话有一定的道理,但也不全对。当公司运转良好时,自然不需要做出人事调整,裁员是公司在困难时上演的一出悲情剧。当然,大企业的高管们会成为中小企业老板眼中的香饽饽。这样一来,中小企业的高管们就得让位了。他们,这批中小企业的高管们又该何去何从呢?去更小的公司,或者只能回家了。
总之,我想要告诉大家的是,高管们所坐的那把高高在上的交椅,不该再是职场人士们念念不忘的最终追求了。即便另一把椅子又旧又矮,但只要坐上去感觉舒服,那么这把椅子才是最好的。
职场人士们呀,你们要寻找真正属于你们自己的那个职位,切勿好高骛远。
越来越不受人待见的高管们
在2009年5月的某报经济版上,刊登了一则令人咋舌的消息:2008年在美国爆发的金融危机风暴余波波及韩国,致使韩国国内的五家大型企业纷纷进行人事改组。新闻后还附带了一张图表,详细地罗列了因企业经营恶化而被裁减的高管数量。这五家企业分别是三星电子、浦项制铁、现代重工业、LG电子和现代汽车。这些大企业的高管们,哪一个不是鼎鼎大名呢?
那则报道称:2008年9月,五大企业的高管总数为1528名。但在2009年3月份,高管总数降为1477名,裁员51人,比例占总人数的334%。也许会有人说,这个比率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但是,只要再仔细看看图表中的数据,那些人的想法就会有很大的转变。在这段时间,五大企业新雇佣了153名高管。这样一来,你能看出数字上的玄机了吗?没错,加上新进的153名高管,竟然还有51名高管离开了公司。换句话说,一进一出,公司解雇的高管总数量应为204人。
三星电子,作为韩国国内最大的企业,削减的高管人数也高居榜首。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三星电子的高管数量由824人减少至764人,共有60人被炒。但是,在同一时期,公司又新雇用了60名新高管。这样算来,三星电子实际上炒了120名高管的鱿鱼。
高管不是终身制。到了退休年龄,自然会有许多人离开公司。但是,出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率的考虑,还是会有许多高管被迫提交辞呈,早早走人。
大企业还算是不错的。退休后的高管还可以担任公司的顾问或咨询师等职,有时还会到下属的子公司去担任一官半职。也就是说,这些退了休的高管还是可以继续工作的。但是,中小企业的高管可就没这么命好了。其实,他们才是最不幸的高管。
有一个在韩国证券市场上市的公司,在短短的半年中,高管数量由6人骤减至3人。可以预料到:那3个不幸中弹的高管很难再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而留下的高管们日子也不好过。对下岗同事的歉疚和留存在公司的负担感,会使他们每天如坐针毡。
公司的规模越小,这种情况就越为常见。甚至有不少公司为了生存,裁掉了九成的高管,或者是除了登录在册的理事之外,对于别的高管一律采取了清场策略。
怎么会有如此大规模的高管围剿行动?公司在遭遇运行不良的问题时,首先要做的就是减少工资的支出,而这其中最为见效的方法就是解雇高管。现实中,当全球性金融风暴过后,三星电子的高管们,平均年薪减少了20%之多,而现代起亚汽车集团则削减了10%的高管工资。作为韩国最大的汽车零配件制造商之一,韩国德尔福则将高管们的津贴补助削减了30%之多。单单如此还不够,依然有大批的高管被迫递交了辞职信。公司高管——那么风光无限的高位突然间变得危机四伏。
只依靠5%的核心人才,终究无济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