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7)

三十岁起不后悔:职业选择最重要时刻 作者:(韩)金尚勋


简而言之,人事调整的目标一定要与企业最大头头的意图相符合。金字塔最上面那个人的想法,决定了人事调整的规模和方向。比如说,如果公司的最高决策人发话:“因为对公司不满的员工太多,对公司的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因此,我们要调整人员结构,把说公司坏话的人统统赶走。”要真是这样,那些说错话的人可就饭碗不保了。不过,这只是我的玩笑话。没有哪个公司变态到为了追究员工个人的功过是非,而大费周折地进行人事变动的。不过从这一点上我们就能明白,如果一个人的业务能力再卓越,他与前辈、后辈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再融洽,却上了裁员的黑名单,那也没有什么可惊讶的。

另外,员工们不知道的关于人事调整的秘密还有一条,我想通过一段话来向大家进行说明。这段话我是直接从一个中型信息通讯公司人事处处长那里听到的,这个人姓李。李处长在一次公司人员的整合过程中,一口气裁掉了300多名员工。“一个人有没有业务能力与他会不会被开除之间没有多大的关系。现在还没有哪个公司能细致精确地衡量出每一个员工为公司做出了多少贡献。裁员时,我们不会按照贡献的多少、成绩的高低将所有的员工从高到低进行排列,然后裁去倒数的300个人。夸张点儿说,我可能会拿一支红色的钢笔,随机点到谁的名字,这个倒霉蛋就得卷铺盖走人。”

当然,李处长说的这些话确实有些夸张,但是从这番话里,我们也能了解人事调整中的另一个秘密了吧?这就是裁员名单的制作,并不会单单依靠业务成绩的大小来决定。换句话说,我们可以得到一个结论:无论你工作多么努力,一旦公司认为有必要并进行人事重组的时候,你也很难逃脱被裁掉的厄运。

我们先说点题外话,一起来看看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小片段:早在公元前三世纪后半叶,汉高祖刘邦统一了中国。刘邦原本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地方官,但他运筹帷幄,先后将韩信、彭越、英布等英雄收到帐下,从而逆转了时局,最终把不可一世的项羽逼到了四面楚歌的绝境。

登上了权力最高位的帝王又该如何奖赏这些创业的功臣呢?答案就是杀、杀、杀。大部分为刘邦立下汗马功劳的英雄们最终落得个惨死的命运。其原因就在于汉高祖害怕他们威胁到自己的皇权统治,而进行了一次重大的人事改革。过去如此,现在如此,将来也还是如此。人事调整,不可避免。

人事调整,不会参照个人情况进行处理

即使你很有能力,你也会时刻面临着被炒的危险。看到这儿,或许你会产生一个疑问。

“这么说来,怎样做我才能避免被公司裁员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似乎可以借助那些一直提倡自我开发的人的口吻,来寻出答案。

“如果不想被卷入人事调整的漩涡,只需牢记领导们遵循的十大原则即可!”

可令人遗憾的是,这类原则只能在书面上成活,在现实的职场生活中,丝毫派不上用场。要是你能理解企业的生存以及运转原理,想必就能明白这些所谓的理论无法在现实中成立的原因了。

企业等同于一个生命体。如果是机器人,当系统瘫痪或是某个零部件发生故障时,只要将损坏的那部分卸下,然后换上好的,机器就又可以正常运转了。但生命体不同,如果消化系统出了毛病,医生把坏的取出,再放上好的也无济于事。面对这种情况,你只有把胃肠系统调理好,同时改善血液循环,改掉不正确的生活习惯,才能保证整体的正常运转。

从本质上说,企业做出适当的人事调整也是出于生存的考虑。对于企业这个生命体而言,当肠胃功能较弱导致血流不畅或虚胖等症状时,会实施人事调整这个步骤。在这种情况下,公司哪里还有精力去考察每个员工的能力情况呢?你要站在公司决策层的高度来想想,企业的生存问题最为重要。

让我们透过一个实例来加深理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