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8)

三十岁起不后悔:职业选择最重要时刻 作者:(韩)金尚勋


销售一组的金代理业务能力十分出众,但由于他和组内其他成员相处得不太融洽,致使全组的业绩在排名中总是垫底。像这种情况,站在公司决策层的立场上,应该做出怎样的决策呢?是把一组解散?还是只留下金代理,然后把剩余的组员开除好呢?

如果你是公司的领导,你应该如何处理金代理的这个问题呢?答案很明确,只要是有利于公司生存的抉择就是最为正确的抉择。所以,公司可以开除金代理,也可以只留下他而把其他组员全部开掉。

总而言之,公司在进行人事改组时,是不会顾及员工个人情况的。所有的决定都要遵循于一个大的原则,即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公司摆脱困境。也是出于这个原因,很多情况下,公司所做出的人事调整决定往往出乎员工的意料,让他们难以接受。

从最近韩国国内频频爆发的劳资纠纷中,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这一点。公司方面认为,只有解聘员工才是拯救公司的上上之策,但工人们一般不会这样想,他们往往觉得只有公司和员工同舟共济、共渡难关,公司才能生存下来。

劳资和解,囚徒困境

许多企业都提出劳资和解的口号。按此所说,只要双方和平相处,那么公司中的职场文化就变成了最为和谐,最为理想的状态。但是,这种宣言大多变成了一纸空文。这并不代表公司邪恶或是员工自私,而是因为双方都站在自己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做出选择。这种情况就可以用“囚徒困境”原理予以解释。

警察逮捕了两个涉嫌侵吞公司财产的疑犯。但是,警察的审讯毫无进展,无奈之下,警方只得派心理专家出马。这位专家把两名嫌犯分别关在不同的房间中,并给了他们同一个建议。

“如果你认罪而对方不认罪的话,你将被无罪释放,而对方则会被处以十年的监禁。如果你们两人同时认罪,那么将各被处以五年的监禁。如果你真的没有犯罪,并且双方都不认罪的话,你俩就都会被无罪释放。这个提议我已告诉了你的同伴。”

如果两个嫌犯能真正相互信赖,想必他们都能被无罪释放。但是由于二人之间没有信任,双方选择共同认罪,即每人获得五年有期徒刑的可能性最大。理由很简单,我们来看看嫌犯A是怎么想的。

“如果我们两个都不认罪的话,我们就都会被无罪释放。但是,万一对方认罪了可怎么办?那样我不是得坐十年的牢吗?如果我认罪了呢?如果对方不认罪,那么我将被无罪释放。如果对方也认了罪,大不了我们就坐五年的牢呗。好吧,还是认罪吧。”

罪犯的认罪理论可以很好地解释公司和职员间的爱憎关系。我们把关系捋清的目的是: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冷静地正视现实,没必要把公司当成我们的假想敌。但是,如果你还坚信只要努力工作,公司就不会弃我们于不顾,那就大错特错了。

做一个公司真正需要的人才

最后还要注意一点,无论是在哪个单位,都会分布着五种人:必须需要的人,有就更好的人,有没有都无所谓的人,没有会更好的人,以及一定要消失的人。有趣的是,无论是在哪儿,总会有一种人,会让十个人中有九个人这样想,“如果那家伙彻底消失就好了”。给人这种想法的人存在的比率是相当之高的。

因为这种人的存在会大大拉低公司的工作效率,所以他们是公司领导最想解雇的一种人群。但是他们并没有什么致命的失误,想开除他们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劳动法的存在让公司的老板们不能再随心所欲地开除员工,这当然是原因之一,但更要命的是除了那些令人讨厌的员工,还有一部分人做事毛毛躁躁,冒冒失失,想开除又开不掉。这些人更让人头疼。

即便那样,为了促进公司的更好发展,决策层们还需要一批“必需的人”,并且他们一直在努力培养着这种人才。这部分人就是公司中所谓的“核心人才”。每个公司的情况不同,但核心人才所占总人数的平均比率大约不超过5%。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