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29)

三十岁起不后悔:职业选择最重要时刻 作者:(韩)金尚勋


事实上,决定要进行人事重组的领导们的心里也不见得好受。2006年,某信息通讯公司的企划部李部长掌管生杀大权,要解雇一千多名员工。在制作裁员黑名单的时候,李部长真是心有顾虑,他觉得自己做的是不好的事情,死后一定会下地狱。为了挽救濒临破产的公司,裁员是不得已的行为,但是,一想到那些被解雇的员工以及他们迷茫的未来,李部长真是辗转难眠,而他的脸上也写满了不安和歉疚。

几个月后,我又见到了李部长。在大幅度裁员的前提之下,公司勉强起死回生。虽然他这次被领导赋予重任,但是在他的脸上看不到一丝笑容,他收获的只有一身的疲惫,李部长觉得自己被压得透不过气来。

他这样对我说:“开始的时候我本想对职员进行逐一筛查,然后再确定被裁人员的名单,因为我想对每一个员工负责,把对员工带来的伤害降至最低。但当我真正开始做的时候,我真的对谁都下不去手,没有办法,只有随便用红笔一划,划到谁的名字谁就得走人。我一直觉得我自己做了一件伤天害理的事情。”

最近,李部长上班时发现,周围的同事都在背后称呼他为“小版韦尔奇”,当然,听到这话,他心里很不是滋味。原来,人事调整,对于被害人和实施人来讲,都是一件极为痛苦的事情。

这一切又是谁的错?是那些肥头大耳又利欲熏心的经营者的错?还是那些对于公司的要求言听计从,只为多拿点儿工资的主管的错?总之一个巴掌拍不响,造成这种局面,劳资双方都有责任。

如果在一家没有人事调整阴影的公司里……

在受到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重创之后,人员调整成了大部分公司的家常之事,也是因为如此,员工们的干劲大不如前。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这样,有一些企业,他们把员工当成自己的最佳伙伴,并给予他们最好的待遇。在那里,员工不再仅仅是公司的附属品,他们更多时候是在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即公司必不可缺少的财富。这样一来,职员们自然都有了主人翁精神。

要想让员工们拥有主人翁意识,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给予他们一份有保障的工作,只要他们能够确信自己不会被公司轻易抛弃,他们自然就会拿出十足的干劲。因为没有后浪被前浪拍死在沙滩上的顾虑,他们当然很乐意把自己的工作经验拿出来和同事分享,这就为实现上下级、部门之间的无障碍沟通提供了最好的基础保障。当然,这样做并不能实现韦尔奇式公司的迅猛式增长,但是,这种所谓的“可持续性公司发展战略”更应该被人们拍手称道。

这种经营哲学的理念核心就在于以人为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韩国的企业总是在追求一种量的增长,对于这种渐进式的管理理念,韩国社会能否接受目前还是未知数。但是,我们应该欣喜地看到,有些大企业已经开始有步骤地在某个部门设立试点,推行这种新的经营理念。

2008年11月份,LG集团不但公然反对无端裁员,更宣布要进一步强化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在经济不景气,大部分企业都在酝酿新一轮大规模的裁员计划的时候,LG集团却做出了这个令人意外的决定,它的一举一动都受到各方专家持续的关注。

实际上,从2009年开始,LG集团就扩大了录用比例。仅仅是2009年上半年,该企业就录用了约5000名新职员,和其他大企业不同,LG集团现在正逐步转型,力争做一个重用新人的企业。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