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炀是年初刚进公司的新人,在公司里待了半年,同事都觉得他太狂,大小眼严重,对职位比自己高的人点头哈腰,对资历不如自己的人斜眼侧目,甚至对同事也是爱理不理的,有些看不惯他的人直接称他为马屁精。比如他每天看到领导进门,就大声喊:“领导好!”领导在跟前的时候,总是勤快地干这干那,可一背过领导,就做自己的私事儿,上网聊天购物,无一不瞒着领导。有些时候部门女经理穿了新衣服,他就会刻意地攀到经理跟前,夸经理的衣服很适合她。他的这些话,将女上司一个个哄得服服帖帖,在部门的例会上,上司也经常表扬他进步很快,甚至还明确宣布明年到总公司培训的名额中有他。这种作为让很多同事都反感不已,又无可奈何。
在职场上总能听到大家声讨“马屁精”,“马屁文化”的确是存在的。有这么一部分人,对上司的话无条件地遵从,时不时就夸赞上司的才能,毫无原则地唯上司马首是瞻。这些人的言行举止给人的感觉就像是上司肚子里的应声虫,没有一点自主的观念。有一些明显的“马屁爱好者”甚至会做出帮上司提鞋等超过自己职责范围的事情。他们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上司满意,讨好上司,以获得加薪或升迁的机会。
审视一下自己,是否也曾经迫不及待地拍过老板的马屁?如果是,也不用惭愧得脸红心跳,只要是在职场上打滚的,谁都会难免有口是心非拍马屁的时候。但是马屁要怎么拍得恰到好处,却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如果马屁拍到了马蹄上,最终只会落个出局的下场。 马屁精出局的三种方式
职场如战场,比拼的是个人的能力。但是在职场上有一些专门以拍马屁为生的人,他们拍起马屁来不脸红,不害臊,或许他们会让一些被奉承冲昏头脑的人晕头转向,但是如果碰到的是明智的领导,这种做法不但不会让他们身心愉悦,反而会萌生出十二万分的厌恶和鄙视。而只会拍马,不注重自我提升的马屁精们,只能被能力更高的人所取代。
第一种出局
对于只会溜须拍马奉承领导而没有专业能力的人,领导对待他们的态度只有一个:走人!因为他们没有为公司带来业绩的能力,还将公司的风气带坏,这样的人在公司就像是一条臭鱼,不但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还会影响到同事之间的和谐。因此,让这种马屁精走人是最干脆、最明智的做法。
第二种出局
对于将拍马屁当成个人爱好,专业能力一般的人,领导通常都会给他找一个合适的位置,让他断了想要靠拍马屁博上位的念头。这种人有一定的工作能力,直接辞掉太可惜,但是领导通常也不会对他们委以重任。在公司里要做到人尽其才,就要最有效地使用人才。而这些拍马屁的人也可以在适当的时候发挥他们的作用。毕竟这样的人在公司里并不少见,如果都辞了,公司也会元气大伤。
第三种出局
对于那些能力强又喜欢溜须拍马的人,领导通常都会比较小心对待。因为这些人有着很大的破坏性,很可能给公司造成极大的麻烦。这种人要么是功高盖主,让领导感觉到威胁。要么就是人品不佳,又掌握着公司的资源。这类威胁性高的溜须拍马者一旦失去了价值,领导会毫不迟疑地将其踢出公司。
如果你是刚入职场的新手,或者是刚刚转换跑道前往新单位的新员工,那么在进办公室之后,不要总是想着如何引起上司的注意,尽量避免在公开的场合过于露骨地赞美上司,附和上司,给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如果很不巧碰到的是那种严肃认真关注工作实力的上司,那就更得不偿失了。一般来讲,上司比较在意的还是自己的下属是否是愿意学习,为人谦虚的人。在上司派给你任务的时候不要推三阻四,尽力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那么就算不靠拍马屁也能给上司留下好印象。
那么对于像萧炀这样的公司新人,既想要和上司同事搞好关系,又不想引起同事的反感,要怎么做才好呢?在职场上求生存,必须与上司保持良好的关系,可是怎么做才不被解读为是在拍马屁呢?
马屁功力也分深浅
如果你以为拍马屁就是随便说点甜言蜜语,那就太天真了。相声演员马季就有一个专门讲“拍马屁”的相声。说的是有个“马屁精”见到别人的第一句话就是“好啊,好啊”。有一次这个马屁精碰到了一个独眼的人,马屁精马上习惯性地脱口而出:“好啊,好啊,一只眼多好啊,一目了然啊。”这就是已经“成精”了的拍马屁者。
大致上,拍马屁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心领神会型,还有一种就是阿谀奉承型。心领神会型的拍马者深谙心理学,他们常常可以从别人的一个小动作,一个不经意的眼神里摸索出被拍者的嗜好,对症下“话”,每件事都做到点子上,每句话都说到被拍者的心里去。比如说,知道老板想要跟老婆看电影,但是最新的电影票都被抢光了,拍马者就会不惜花高价取得电影票,“奉献”给老板,并且还要假装是不经意的样子,说是本来想看,突然有事不能去。这样既让老板得到了电影票,又会对拍马者的功劳心领神会,从而对他们另眼相待。而阿谀奉承型的拍马者,其实不能称之为“精”,因为他们对老板的马屁大多只停留在嘴上,表现得十分明显,最擅长的就是指鹿为马,颠倒黑白,臭的也能说成香的,不管老板是什么样的,反正在他们的嘴里,老板就是皇帝,就是圣人。
相比之下,后者拍马屁的形式会让人觉得太刻意,这类拍马者的功力尚浅,说的话也很容易被人识破。如果是不喜欢被拍马屁的老板,就会觉得这种人很讨厌。而前者虽然做的也是拍马屁的事,但是拍的过程却是不露声色的。他们对老板拍的马屁会让老板觉得很受用,虽然实质上更为肉麻,但效果要好很多。这就跟武侠电影里演的那样,阿谀奉承型的拍马者用的是蛮力,只会动拳头,不会动脑。而心领神会型的拍马者却是注重内功的修为,常常是杀人于无形。放在拍马屁这件事上,自然也就比较容易俘获人心了。
拍或不拍?
知晓了拍马屁的奥妙,还是回到自己身上。要不要拍马屁?如果拍,要怎么拍才不会显山露水又让老板觉得浑身舒坦?可能,你明天就会被老板叫到办公室,他会拿出一份实在不怎么样的方案来询问你的意见,这个时候你要怎么办?直接说他的方案很烂吗?那以后的日子估计就有你好受得了。见风使舵,不顾一切地赞美老板的英明神武?这又太没有尊严了。到底拍还是不拍?实在是一个难题。其实沉下心来想想,要解决这个难题也很简单,马屁要拍,老板也要赞美,但是不要为了拍马屁而拍马屁。
其实跟老板相处,就跟男女之间的相处方式有些相似,都是需要掌握好“哄”这个字的精髓。遇到老板方案很差,但又不能直接批评的时候,就可以跟老板这样说:“我觉得这个方案挺有创意的,但是不是可以再适当地变化一下,增加一些内容,这样可能会更完美噢!”这样既拍了老板的马屁,又提出了自己的意见,让老板心里受用。其实拍马屁这回事,无非就是嘴巴甜一些,脑子快一些,说话委婉一些而已。大家都爱听好话,应该没有人只愿意听别人批评的话,除非他真的是极需要别人的意见来让自己保持清醒。谁会愿意整天跟一个批评自己的人在一起,尤其是对于极需要自尊的老板来说。
道行高深的拍马者有一个重要的认知,就是他们在拍老板马屁的时候可以让老板感受到他们的“衷心”。“以诚拍马”是拍马屁的最高境界,也是最不会引起老板反感的赞美方式。拍还是不拍,说到底,不过就是办公室生存哲学的一种。当然,在拍马屁的前提下,要首先提升自己本身的能力。只有明确树立起自己的职场形象,才能审时度势,找准时机,赞美老板的同时发表自己的见解,让老板看到你的认真和努力,而不至于最终沦为一个人见人厌的“马屁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