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是个“是非之地”,这是大家都清楚的事。在职场中没有绝对的公平,也没有绝对的是非,但是对于一个身处职场的人,却不能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有时候,一种错误扭曲的心态带给你的,就是一场彻底的输局。
对于这些是是非非是面对还是逃避,是搜集正面信息还是只关注扭曲信息,都依然成为职场成败的关键,也成为时下上班族们必须谨慎对待的问题。
李树是一个很有上进心的青年,两年之前进入现在的公司营销部工作,为公司创造了不少业绩。李树有两个“势力”比较大的同事,不巧的是这两个同事相互之间看不顺眼,总是在公司里互相较劲,弄得公司乌烟瘴气的。进入公司不久,李树就面临尴尬的选择,他需要明确自己的“归属”,让两个派别同事清楚自己到底是属于“哪一派”的。两个同事对待李树的态度有明显的区别,一个冷漠,一个热情,一个时常关心李树的工作,时不时提供帮助;一个只关注李树的工作成果,并不开口多管闲事。
尽管不愿意卷入这种帮派之争,李树还是不得已选择站在其中的一边。不久,两股势力的领导同时升了职。李树归属的派别领导对自己大加赞赏。李树承认,自己其实是很看重名利的,这点他也从来没有掩饰过。他的观点是:追求名和利是很光明正大的事,我这叫识时务者为俊杰。只要跟对了人,只要不是不择手段,这也算是一种上进的表现了吧。在这种想法的驱使下,李树很快就“效忠”于这名主任,并且在发现主任用某些不正当的手段打压对手的情况下,选择视而不见,明哲保身。
岂料到,没过多久,被李树寄予希望刚升职不久的主任就因为吃回扣的事情被公司发现,在公司里混不下去了。单位重新进行了人事改革,那些之前跟前主任亲密的员工,都被升职的另一派领导借口要充实其他部门的力量调离营销部,新上任的领导将营销部做了一次彻底的换血,全部换成了他的嫡系部队。李树也在这次人事调动中,被发配到了可有可无的部门,做着可有可无的工作。
职场如战场,明争暗斗随处可见。现代企业在注重团队精神,讲究团队合作之余,在个人利益得失上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纷争。作为一个理智清醒的职场人,如果想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首先就要清楚地了解整个团队中的核心人物,或者是跟公司核心阶层有关系的人物,并且与之搞好关系,避免自己身边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李树的出发点是正确的,但是他却站错了队伍,让自己陷入不利的局面。
身处职场,需要适时研究办公室政治。在能力范围内,主动帮助别人,累积丰富的人脉。在维护和争取自身权利的同时,妥协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凡事都想到名利,很容易成为众矢之的。即便是在无奈的情况下加入了“党派”,也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清楚什么是可以跟随的,什么是不能放任的。不要太过相信所有的同事都是公私分明,明辨是非,人品正直的,也不要指望你所选择的领头人是一个教育家,看见你身陷囹圄,能够孜孜不倦地对你谆谆教导,告诉你什么是可以碰触的,什么是原则之外的。是非常常是无形的,身处是非之中,要做的不是逃避或怨天尤人,因为这种消极的应对根本就无济于事。你需要做的是用自己的能力堵住别人的嘴,让别人对你刮目相看。
在职场上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在同一间公司的同一职位待的时间不要超过四年,否则只会陷入职场的是非与纷争中无法自拔。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是非出现了,难道就非得用离开岗位的方式来避免吗?这似乎是不太现实的。职场人际关系变幻莫测,并不是对你好,平易近人的人就是对你有益的人。当一切都无法如人所愿的时候,就必然会出现领导与领导之间,同事与同事之间的是非和误会。所以,身在职场,要让自己培养出一种“处变不惊”的气质,这也是职场减压的最好方法。
参与是非之争,评论是非之人,本身就是是非的制造者。对待是非制造者,唯一的方法就是沉默以对。有时候,沉默是你离开是非之地的最好方法,沉默可以让你绕过烦恼。不管是职场是非,还是生活上的是非,只要自己懂得放开,懂得掌握人性,就可以轻松地应对。
在职场中,不能永远是非不分,但也不能永远是非分明。
首先,在办公室中,同事之间很多事情就没有明确的对错是非。每个人心中的是非一定带着自己的主观看法,如果总是将这种个人观感公之于众,对他人是十分不公平的。
其次,明辨是非之后,有意的是非不分,代表的是一种宽容。人一旦宽容,周围的是非自然就会少很多。办公室从来就不是一个可以肆意张扬个性的地方,在这里团体的利益永远是高于个人利益的。辨清是非之后的“是非不分”不但可以让人免受纷繁人际关系的纠缠,也可以让办公室的环境变得宽松许多。
最后,学会“是非不分”。不分场合,不合时宜的是非分明一方面跟个性有关系,另一方面跟职场阅历分不开。想要保护自己,就要适当地学会“是非不分”。可从以下几点开始做起:
当你对某件事情轻易地做出是非判断的时候,换个角度询问自己,多问几个为什么。同样一件事情,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会有不同的结果。这样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你根据自己的主观臆断,判别是非了。
当你的情绪十分激动,或者处于愤怒边缘的时候,在心里默念十个数字,让自己冷静下来,再决定你即将要说出口的话是否合宜。很多“是非分明”的人不是不了解事情的后果,但是话一旦说出口,后悔也没用。因此,在用你的是非进行表态之前,你一定要学会在自己开口之前留有思考的余地。
所以,开头的案例中,李树在抱怨自己运衰的同时,是否也应该自我警觉,问一问自己:我为什么会有现在的下场?为什么会在主任“倒下”之后被“发配边疆”?职场为人处世,不是简单地选择自己认为的“正确”一方站队就行。千万不要按照自己的主观看法随意站队,否则,你只会成为两派相斗中的炮灰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