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拍卖会(24)

艺术世界中的7天 作者:(美)萨拉·桑顿


我看到几个艺术品市场上的大人物,在他们中间我猛然发现一个头发蓬松、身材魁梧的男人正起身往外走。他长得有点像电影《哈利·波特》里的一个人,我突然意识到他应该是基思·泰森(Keith Tyson)。他是2002年特纳奖的获得者,英国艺术家。我看他走出拍卖大厅,就跟了出去。他在大厅欣赏莫瑞吉奥·卡特兰的一件雕塑作品。这是第34件拍卖品,大家都把这件雕塑称为《白象》,成交价270万美元。

我说我真没想到能在这里碰到艺术家。

“我们画廊的人都来了,我总不能一个人去泡吧吧。我想看看拍卖会到底是什么样子,我对经济学很感兴趣。他们说拍卖会是艺术家的绝对禁区,艺术家参加拍卖会会影响他们的创作纯度和声誉,但我可不在乎这些。”

我问:“那么你在拍卖大厅里究竟看到了什么呢?”

他说:“拍卖会只是一种表象,实质性的东西很复杂。拍卖是一件低俗的事情,跟色情文学一样低俗。”

我觉得他看待拍卖的感觉,跟有些人对谈钱的感觉一样——俗。我继续追问:“你在里面有什么感觉?”

泰森回答:“沃霍尔的《深黄色的种族骚乱》叫到1 300万时,我真想举手,当时很冲动,好像无法抑制自己。但又一想,还是算了吧。会场上的气氛很有感染力和煽动力。你能感觉到资本的强大力量,能体会到大男子主义的那种说一不二的权威感。”

资本,拍卖会上听不到这个词。

“我对艺术品市场没有任何偏见,这个优胜劣汰的体系很完美。收藏家看中了某些作品的文化意义,于是把它们当做期货买到手,这很正常。尽管他们出的价钱很高,但只要长期持有,最终一定会有收益的。比如我买下这幅画,挂在我的画廊里。这幅画很美,看过的人都会陶醉,所以有很多人来看。假设地球上有1 000万人愿意花十英镑的门票来看这幅画,这就是一亿英镑。长期来看,买家既获得了经济利益,又积累了文化价值。短期来看,买家在市场上制造的传奇又一次为自己赢得了名声,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

很少碰到艺术家对艺术品市场的鉴赏力和判断力抱有这么大的信心。有点让人难以理解的是,泰森坚持认为艺术不会沦为商品。他说:“黄金和钻石一般只具有资本价值,但艺术品不同,除了资本价值之外,还有其他价值,艺术品的卖点和其他商品的卖点不同。购买艺术品体现出你存在的意义,传达出你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渴望,这才是艺术的魅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