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悬念——假如不被革职……(1)

晚清背影民国脸:清末民初的那些人和事 作者:诸荣会


众所周知,中国近代史是由林则徐点燃的一把大火烧起来的。

1839年6月,林则徐在广东虎门一把“火”(实际上是生石灰加海水)烧了用来坑害中国人的鸦片两百多万斤,史称“虎门销烟”。

但这却造成了中英两大帝国之间的冲突。英国很快便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了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自此一个个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便将大清帝国拖进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按照中国人的思维习惯,这都是林则徐惹的祸!于是道光皇帝将他革职罢官,自是理所当然。

然而,远自当年,近到如今,有太多太多的人为林则徐抱着天大的不平。

“虎门销烟”错了吗?不该吗?

中国是以一个自给自足的农业国而延续数千年的,但也并非说中国就没有贸易,中国开展海外贸易事实上由来已久,只是自从有海外贸易以来,几乎在贸易额上就一直处于“顺差”地位,延至近代仍是如此。而中国长期处于“顺差”地位的状态,让海外诸多贸易国长期不满,为了颠覆这一切,于是它们想到了鸦片。

16世纪初,葡萄牙人开始在广州倾销鸦片;1773年,英国东印度公司也正式开始向中国倾销鸦片,并很快取得了垄断地位。鸦片给人们身体与精神所造成的恶果是毁灭性的;这促使乾隆皇帝于1792年下旨禁止鸦片输入。但是,由于吸食鸦片者的队伍一旦形成,就只会壮大而一时很难消减;再加上鸦片贸易朝廷既已禁止便不再收税,只要走私成功更是有暴利可图,所以实际上对于鸦片,不但一直处于禁而不止的状况,而且越来越猖獗。仅以东印度公司为例,据统计,其对中国输出的鸦片,最初是每年200箱(每箱约140磅),到1767年发展为1000箱,到19世纪初增至每年4000箱,到19世纪20年代进一步增至8000箱,到1828年至1835年间,平均每年17000箱,到1835年至1839年间更猛增至每年30000箱以上。鸦片的大量走私,给清政府造成的恶果有两个:一是人民身心健康状况急剧恶化;二是中国的大量白银外流,造成国内急剧的通货膨胀,人民生活困难,各地大小暴动和起义频仍。总之,这小小的鸦片,大有让中华民族亡国灭种的危险,清政府不得不再次严禁鸦片。这里我说“再次”,是因为早在乾隆时期清政府曾颁布过鸦片的禁令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