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悬念——假如不被革职……(2)

晚清背影民国脸:清末民初的那些人和事 作者:诸荣会


那是鸦片刚刚流入之时,清廷最容易想到的禁烟途径自然是教育和责令自己的“子民”禁吸,可谁知大清国民似乎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一国的国民都好这一口,所以吸食鸦片在全社会事实上一直是处于屡教不改、屡禁不止的状态,以至今日几近不可收拾,怎么办?人们便想到了从源头上掐断它,以釜底抽薪求一劳永逸。因此说,“虎门销烟”不但不错,而且是太应该了!也因此,虽然它引起了鸦片战争,但并不妨碍人们将一顶民族英雄的桂冠送给林则徐;若说有什么不应该,那只是我们不应该在“虎门销烟”后随即爆发的鸦片战争中战败——

如果不战败,就不会有那《南京条约》了;

如果没有这《南京条约》,就不会有后来的《穿鼻草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如果没有这些条约,中华民族就不会陷入万劫不复,中国近代史就不会是这个样子了!

那么,我们又为什么会战败呢?

这个问题在我们已经为如何应对全球化的冲击而付出了惨痛代价、并最终找到了比较合适的道路的今天,在理性上似乎已经看得很清楚了,但是在感性方面我们有时候的表现恰恰证明了我们至今也没有真正明白——我们总自觉和不自觉地对林则徐寄予了太多的同情、太多的赞美和太多的希望,似乎我们战败的原因仅仅就是因为清廷对林则徐不公。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和看到,在今天的学校里,历史老师在为学生讲到“虎门销烟”一章时总是那么的热血沸腾,而讲到林则徐被罢官充军时总是那么的遗憾万分,似乎我们在鸦片战争中的失败原因——

只是战争前没有听林则徐的话早做好准备;

只是战争中撤了林则徐的职,没有让他领着军民与敌人血战到底;

只是清政府是个软蛋!

然而,真的是这样吗?真的全是这样吗?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