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12月30日,道光帝收到琦善在谈判“前线”送回的第二道奏折,道光皇帝觉得谈判已无希望,遂下令琦善“勿得示弱”,同时命令川、湘、黔三省向广东派援军。1841年1月6日,道光帝在又收到琦善的第三道奏折后,终于下严令:“逆夷要求过甚……非情理可谕,即当大军挞伐……逆夷再或投字帖,亦不准收受”,同时重新启用被革职的林则徐等。与此同时,清廷还不断从广东各地调兵至虎门,虎门兵力达到11000人,虎门炮台也成了中国在鸦片战争中火力最强大的炮台。然而英国人对这一切似乎并不怕,他们照样大兵压境;而怕的似乎倒是清政府——一看如此阵势,戏剧性的一幕发生了——或许是为了再次表示“和谈”的“诚意”吧,道光皇帝赶紧将林职徐再次革职,并令其谪戍新疆;几乎与此同时,虎门战役打响。虽然这一次清军十分争气,他们作战勇敢、不怕牺牲,但英军还是很快便攻占大角、沙角炮台,整个虎门炮台几乎被夷为平地,且水上的清军水师也被彻底击败。一仗下来,清军共计战死282人,受伤462人,沉没战船11艘,而英军仅受伤38人,无一人死亡。而这一切就恰恰发生在林则徐刚刚被革职后几天——假如林则徐不被革职,结果还会是这样吗?
——林则徐再次成了一个悬念。
此后的事实是,中国在整个战争中全面失败,最终被迫签约,并接受割地、赔款和通商等等,一切都不在话下。道光皇帝自然是如同给人打了一个响亮的耳光一般,连历来都自以为“有责”于“天下兴亡”的“匹夫”们也觉得脸上无光——这一次,君民之间的感觉倒难得地取得了一致。于是大家都需要有自慰,于是林则徐这个悬念很好——我们是战败了,但并不是敌人多么厉害,只是我们自己发生了一个小小失误而已,如果林则徐不被革职充军……就这样,林则徐成了慰藉心灵的一种寄托,一种愿望,甚至是唯一的希望;也就这样,作为一个悬念的林则徐,便成了他存在于历史的全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