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寻求“第三条道路”(2)

晚清背影民国脸:清末民初的那些人和事 作者:诸荣会


叶名琛要在林则徐与琦善、耆英走过的道路间,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第三条道路。这让他想到了另一位前任——徐广缙。严格说来徐广缙应该说是他的同僚,叶名琛被任命为广东巡抚时,两广总督是徐广缙,事实上他便是徐广缙的“副手”。起初他也并不想像徐广缙那样,因为在他看来,徐广缙总督两广数年,但只会一味刷面糊把子,无政绩可言。叶名琛还年轻,在世人眼中,他“以翰林清望,年未四十,超任疆圻,既累著勋绩,膺封拜,遂疑古今成功者,皆如是而已”。但他深知自己一路走过来靠的是政绩,没有了政绩,他的政治生命便到了头。

叶名琛也深知这风光无限的两广总督的位置,也许就是一个政治坟场。那么,他该怎么办呢?

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英国人再次派军舰闯入珠江口,提出践约要求(在此之前,耆英任两广总督时,曾答应英国人两年后答复,现在耆英虽然调离,但两年的期限到了),但是各种矛盾并没有解决,尤其是广州民众与英国人结下的仇怨并没有化解。聪明的徐总督此时干脆来了个顺水推舟,他一不做二不休,来了个发动群众走群众路线。他秘密召集诸乡团练,先后达到十多万人,让他们驾着小船围攻英船,明确宣告众怒不可犯。在徐广缙与英国人会谈时,英国人本准备把徐广缙扣留为人质,但是面对着齐声呼唤、气势震天、群情激愤的十多万民众,英国人害怕了,不但放弃了原计划,而且答应不再提入城之事。英国香港总督文翰照会徐广缙,表示愿重订通商专约,徐广缙趁机提出要将严禁英国人入城的意思写进约定之中。文翰害怕因此阻碍通商大局,竟也同意了这个要求。

整个事件,叶名琛作为广东巡抚、两广的“二把手”,自然是积极参与了策划和实施,并且似乎是以他们的胜利而告终。因此,当徐总督和叶名琛一起上疏后,道光皇帝大悦,并在随后的诏书中说:“洋务之兴,将十年矣。沿海扰累,糜饷劳师,近虽略臻安谧,而驭之之法,刚柔未得其平,流弊因而愈出。朕恐濒海居民或遭蹂躏,一切隐忍待之。昨英酋复申入城之请,徐广缙等悉心措理,动合机宜。入城议寝,依旧通商。不折一兵,不发一矢,中外绥靖,可以久安,实深嘉悦!”并封徐广缙一等子爵,叶名琛一等男爵。

此时,叶名琛似乎看到了在林则徐与琦善、耆英之间有一条“第三条道路”,事实也让他相信,只要沿着这条道路走下去,一定能既不会让洋人讨得便宜,也不会得罪他们;同时既能让皇帝高兴,也能让自己加官进爵。

咸丰二年(1852年),徐广缙被调剿办洪秀全太平天国去了,叶名琛被实授两广总督兼通商大臣,两广大权集于一身。至此他自然是踌躇满志,他坚信只要沿着自己设定好的这条“第三条道路”走下去,一定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至少能走出政治坟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