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洋人的开花弹炸“开”了他的脑袋(1)

晚清背影民国脸:清末民初的那些人和事 作者:诸荣会


李鸿章是近代洋务运动最主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是“洋务派”的最主要代表人物。对此连李鸿章本人也从不讳言,更从不惧言。当时朝中讽刺李鸿章“喜闻谈洋务”的保守派和顽固派大有人在,但他在他们面前从来就很自负,并毫不掩饰对他们的反唇相讥。1876年他在给时任江西巡抚刘秉璋的信中,明确表达了自己对于洋务的观点:

处今日喜谈洋务,乃圣之时。人人怕谈厌谈,事至非张皇即卤莽,甚少不误国。公等可不喜谈,鄙人若亦不谈,天下赖何术以支持耶?中国日弱,外人日骄,此岂一人一事之咎!过此以往,能自强者尽可自立,若不自强则事不可知。

在李鸿章看来,“喜谈洋务”不但没什么不对,而且非常应该,即使是古时“圣人”处于“今日”也会一样;国人面对西方列强入侵时的表现,李鸿章将之归纳为“非张皇即卤莽”,事实也的确如此,而其原因对洋务无知;对只有讲洋务、知洋务、懂洋务以终能用洋务,才能“自强自立”,真正抵御列强的欺凌。

在对中外形势的估计及其对策上,李鸿章提出了一个著名命题:即中国正处于“数千年未有之变局”,同时又面临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自应建数千年未有之奇业”;而洋务正是“处奇局建奇业”的必由之路。

那么洋务的总原则又是什么呢?李鸿章归纳两点:“外须和戎,内须变法。”而“和局”又离不开“战局”,他以为,只有“明是和局而必阴为战备,庶和可速,成而经久”。于是李鸿章主张外交上采取“羁縻”的政策,其目的就是争取时间,“借法自强”,最后能“以战则胜,以守则固,以和则久”。这样的思想形成,以我们今天的眼光看来,它显然标志着李鸿章已经是朝中少有的已从“天朝上国”的梦幻中走出来的人物之一,其内政与外交思想是开放的,也是务实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