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此,俞敏洪越发渴望远行,这种冲动与憧憬随着他年龄的增长越发强烈,成为他拼尽全力连续三次参加高考的原动力。大学期间,俞敏洪曾经怀揣100块钱,风餐露宿徒步到了泰山,然后又去了黄山和九华山,甚至走到了庐山。走到九华山,他猛然发现腰包里只剩下5块钱了。当天晚上借宿农户家,农民找他索要“住宿费”时,俞敏洪提出帮农民插秧来抵住宿费。农民不屑地摇摇头:大学生怎么会插秧呢?第二天,俞敏洪和那个农民比赛插秧,结果农民插的秧只及俞敏洪插的1/4,这让农民异常惊讶和感慨。俞敏洪得意地告诉他:“我14岁就是我们县有名的插秧能手。”
晚上,农民杀了一只鸡招待俞敏洪,两人喝酒聊天,很是快活。第二天,俞敏洪离开时,农民硬塞给他10块钱:“你还要去庐山,这点钱就给你当路费。”
穿越地平线,这是俞敏洪个人理想的浓缩与提炼,为己身也为他人,造梦不止、传奇不断。
穷其一生生活在“平原”,是一种悲哀,因为你没有看到过起伏的山峦、连绵的丘陵、无垠的草原以及浩瀚的海洋。人生的所有希望,皆源于不倦的憧憬与想象。
在现实中坚强,让梦想水到渠成。综合来看,俞敏洪的成功源自两个因素:一是心有梦想、志存高远;二是坚持梦想、始终不弃。即使梦想不是很宏大,也一定要让自己每天都处于向上的积极状态。“一个人成功与否,不在于教育背景有多深厚,经历有多显赫,而在于你对自己的未来保持怎样的心态和追求。”俞敏洪说。俞敏洪并不属于聪慧过人的天之骄子,上中小学时,他的成绩总在班级20名以后,但是经常被评为卫生标兵,因为打扫地面很彻底、很干净。“尽管我的考试成绩从来都是中等偏下,但是我没有任何阴暗的妒忌之心”,这是俞敏洪的自我评价与自我表扬。俞敏洪回忆:“从小学到高中,班里评选三好学生,我都会拼命为那些当选者鼓掌、欢呼、叫好,一点难过、愤恨的情绪都没有。当然,恐怕我也没有理由难过,因为我的成绩排在全班20名之后,根本没有资格难过。但是,上学时期的经历让我养成了一种端正、平和的心态,就是只要看到比自己有能耐的人,我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崇拜心理,包括对我的部下。不管哪个领域,只要是比我有能耐的人,我都会打心眼儿里敬佩人家。”
“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这是一种“主观为自己、客观为他人”的义利兼顾思想。
俞敏洪语录
社会地位的低下是一种非常现实的痛苦,当那些来自社会底层的大学生看到有家庭背景的同学总是前呼后拥,有再大的胸襟也难免生出郁闷之心。每个人都渴望生命能够像海水一样没有障碍地奔腾流动,和蓝天相接;每个人都渴望生命像风一样在天空自由自在地飘过,除了白云,没有一丝牵挂。没有人希望自己的生命受到束缚,就像没有任何动物愿意被关在笼子里一样。人的一生是为了挣脱某种束缚而努力的过程,这一过程使生命变得丰富多彩,充满着机遇,可以咀嚼失败、品味成功。人一旦有了自觉意识,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和束缚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