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军队中设炮兵、骑兵、步兵、德文四所随营学堂。统称行营武备学堂,由士兵中考取。学期两年,学生毕业后,德文班派赴德国留学,其余的留下担任下级军官。袁世凯还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三分之一(200两)作为奖学金。除此之外,还设讲武堂和学兵营。前者是培训在职的哨官,后者培训各棚正副头目与部分正兵。各学堂均聘请德国教官担任总教习。
第三,武器全部从外国购进。炮兵装备德国克虏伯厂的五十七厘米过山炮和七生特半陆路炮;步兵装备奥国造曼利夏步枪;骑兵使用曼利夏马枪和战刀;军官一律配带六响左轮手枪和佩刀。除规定装备的武器外,士兵一律不准携带自己的私人武器。号衣鞋袜也一律着黑,不准参差不齐。服装袖口处有红色官阶号。
第四,通过中国驻德公使,延聘了十余名德国军官充任教习,并成立专门的教习处(后改洋务局)。教习处头目巴森斯,负责全军训练与演习。其下,操场稽查施壁士和伯罗恩,礼节兼军械稽查魏贝尔,炮兵教习祁开芬,骑兵教习兼稽查曼德,德文教习慕兴礼,号兵乐队教习高士达等。
(三)饷制
新建陆军的饷费由户部拨给,不用像湘淮军那样自筹。士兵饷银比较丰厚。以最低的步兵为例:中选待齐之前,每日口粮钱100文。募齐开差后,口粮钱每日150文,头目200文。有能粗通文意者,口粮照头目例。到营后,正头目月饷5两5钱,副头目5两;正兵4两5钱;伙夫3两5钱;长夫3两。炮队、马队,又比步队较高。洋员13人,月支总计4000两。翻译13人,月支总计1000两。饷银定期发给,从无拖欠,还没有私自克扣等现象。除此之外,还有请假、伤病给饷和阵亡赏恤的具体办法:在营三年,因事请假,给假三个月,并发三个月本饷;积劳成病及打仗受伤者,医局诊治给药,分等优赏,仍支原饷;在营病故者,给埋葬银十两;阵亡者,赏恤二年本饷。
嗯,袁世凯把军队搞得有些温暖的大家庭的气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