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3杯具啊,就这样成了别人牌桌上的赌注(7)

历史不是哈哈镜:真假袁世凯辨别 作者:端木赐香


9月17日早上,袁世凯入颐和园谢恩。光绪皇帝夸他练兵练得好,办学堂办得好。以后可与荣禄各办各事了。

当天,杨崇伊前往颐和园上奏封事,请求太后训政。光绪感觉不妙,发了一明一密两份谕旨给康有为,明谕是:“工部主事康有为前命其督办官报局,此时闻尚未出京,实堪诧异。朕深念时艰,思得通达时务之人,与商治法,闻康有为素日将求,是以召见一次,令其督办官报,试以报馆为开民智之本,职任不为不重,现筹有的款,着康有为迅速前往上海,毋得迁延观望。”密谕由林旭带出示康:“朕今命汝督办官报,实有不得已的苦衷,非楮墨所能罄也。汝可迅速出外,不可迟延。汝一片衷爱热肠,朕所深悉。其爱惜身体,善自调摄,将来更效驰驱,共建大业,朕有厚望焉。特谕。”

明谕可以有,但是这个密谕,有些学者认为也不可信。特别是“共建大业”云云,跟江湖哥们儿酒过三巡之后不经大脑拍着胸脯说话似的,一点不符合光绪的语气及身份。茅海建先生论证,这个密谕可能没有,顶多是皇帝的口诏;而且如果真有的话,也顶多是王照所说的那个版本:“速往上海,以待他日再用。”所以前面所引的密谕版本,当是康有为自己编造的。对于老康,我们是不能相信的。就连茅海建这样一个考据高手都害怕康有为,说:“康有为的言论多有夸张自扬之处,须得处处小心。”黄彰健先生也说康最懂得“文与而实不与”和“时措之宜”“与时俱进”等等。所以前面我说康有为来了,快跑,可不是吓唬大家的。康有为当时若是直接遵奉皇帝之命,跑上海办报去了,那么后面将不会发生那么多不幸。事实上变法正紧张的当口,光绪让康有为跑上海考察办报事宜,是有些怪。因此大家就都推理上了:有人认为,这是光绪在杨锐的建议下,想用促康离京来缓和矛盾,作为继续变法的妥协;也有人认为,光绪迫于慈禧压力,想以此表白自己与康并没有更深的联系;还有人认为,光绪对康在京过于招惹是非已有不满,想把他赶走,省得整天听他聒噪……

当天,康有为没有见到密诏,林旭来访,未遇。所以康只于晚间回家时看到了明谕。第二天,9月18日一大早,林旭就来了,不但让康看了光绪给康本人的密诏,还出示了另一份密诏:也就是杨锐带出的那份衣带诏。他揣了三天,终于端了出来。一干子维新人士诵读之下,只剩痛哭的份儿了。

不过从那份衣带诏里我们可以看出,光绪甚至未提康有为的名字。但是康有为不管,他要做历史上的张柬之。他派谭嗣同夜访袁世凯去了。据梁启超《戊戌政变记》中的《谭嗣同传》,谭嗣同夜访袁世凯很具有武侠色彩:

初三日夕,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直诘袁曰:“君谓皇上何如人也?”袁曰:“旷代之圣主也。”君曰:“天津阅兵之阴谋,君知之乎?”袁曰:“然,固有所闻。”君乃直出密诏示之曰:“今日可以救我圣主者,惟在足下,足下欲救则救之。”又以手自抚其颈曰:“苟不欲救,请至颐和园首仆而杀仆,可以得富贵也。”袁正色厉声曰:“君以袁某为何如人哉?圣主乃吾辈所共事之主,仆与足下,同受非常之遇,救护之责,非独足下,若有所教,仆固愿闻也。”君曰:“荣禄密谋,全在天津阅兵之举,足下及董、聂三军,皆受荣所节制,将挟兵力以行大事。虽然,董、聂不足道也,天下健者,惟有足下。若变起,足下以一军敌彼二军,保护圣主,复大权,清君侧,肃宫廷,指挥若定,不世之业也。”袁曰:“若皇上于阅兵时疾驰入仆营,传号令以诛奸贼,则仆必能从诸君子之后,竭死力以补救。”君曰:“荣禄遇足下素厚,足下何以待之?”袁笑而不言,袁幕府某曰:“荣贼并非推心待慰帅者,昔某公欲增慰帅兵,荣曰:‘汉人未可假大兵权。’盖向来不过笼络耳。……慰帅岂不知之?”君乃曰:“荣禄固操莽之才,绝世之雄,待之恐不易易。”袁怒目视曰:“若皇上在仆营,则诛荣禄如杀一狗耳。”因相与言救主之条理甚详,袁曰:“今营中枪弹火药,皆在荣贼之手,而营哨各官亦多属旧人,事急矣,既定策,则仆须急归营,更选将官,而设法备贮弹药则可也。”乃丁宁而去,时八月初三夜漏三下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