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新版前言/说的艺术(2)

魏斯曼演讲圣经1:说的艺术 作者:(美)杰瑞·魏斯曼


那么,为什么本书还要用三分之一的篇幅来介绍演示技巧呢?简要回顾一下演讲的历史,我们就知道答案了。

在20世纪中叶那个天昏地暗的年代, 演讲以一种交流的形式出现了。 那时,公司里的同事会几个人聚在一起彼此交换想法,地点则在一块夹纸白板旁边。在这种场景下,夹纸白板作为所有参与者都可以看见并交换想法的平台,自然成了中心。同时,它还可以用来记录大家的想法,以便稍后整理并分享给未参与的人。相对于黑板写完就得擦的弱点,夹纸白板是一个显著的进步,并由此迅速成为商业中广泛使用的演示媒介。

在它的早期应用中,板上的白纸有两个作用:一是会议中的演示,二是会后作为文件存底以便将来整理、传阅。这种功能的双重性可以称为“演示—记录综合征” (Presentation—as—Document Syndrome) 。但是从一开始,演讲的立足点就完全错了。将演示和记录功能合而为一,也就是草率地假定:这两种功能在一起可以各自发挥作用,但事实却是两种功能都发挥不出来。演示和记录毕竟不一样。演示是为了在演讲中展示自己的观点,记录则是为了在演讲结束后供人查阅、参考。

这种先天缺陷在科技进步的催化下不断变异和发展,直至演变成今天越来越糟糕的演讲实践。

在20世纪60年代,演讲使用的媒介是一种老式投影仪,需要人工一张张换透明胶片。这种笨重的机器开始只在普通的保龄球馆使用,后来步步高升进入豪华的会议室、董事议事厅,成为美国企业的会议设备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归根结底,这种投影仪只是“演示—记录综合征”的又一个表现。塑料胶片的记录功能是那些关注演讲却不能到场的人的福音,这让他们在缺席的情况下仍能获知演讲内容,只需要说一声“嘿,给我复制一份胶片”就能搞定。这句话后来也在职场广为流行。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演示媒介由普通胶片进化成了约 35 毫米胶卷大小的幻灯片,演示看起来也更加专业。但是功能的双重性问题依然困扰着这种新的媒介形式。新的形式也提升了其作为文件的记录功能。这些胶片的副本不仅可以在演讲后分发出去,还可以在演讲前就发出去。胶片可以在演讲过程中用做“小抄” ,提醒你要点,也可以作为“摆事实”的利器,或者以此为准统一公司上下信息的传达。

伴随这种改变而来的,是曾经的那句“嘿,给我复制一份胶 片”变成了“嘿,给我复制一份幻灯片” 。 而演讲者在演示幻灯片的同时想到日后得存档,不得不在上面写满详尽的文字说明,填满数字和图表。结果,这种密密麻麻的幻灯片给听众带来了巨大的视觉“挑战” , 用来帮助听众理解演讲的媒介却成了演讲的障碍。

到了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电脑代替幻灯机成为演示的主要媒介,软盘则用来保存资料并成为分发媒介(medium of distribution) 。这时,再说“给我复制一份幻灯片”就落伍了,但是会前会后听得最多的还是这句话。虽然媒介工具改进了,但人们的说话习惯却保留了下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