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倒是设立了,可是却根本决定不了到底做什么,回想起来,当初并非是因为具体想做什么而创立的,而是主要因为要从Venture—企业辞职,所以顺势开一家公司。
在东京日比谷一家星巴克咖啡厅整整一天都在思索着应该干什么,最终什么都没有想出来。过去在书中看到的创业者们,也是在这种状况下获得很多奇思妙想的,但为什么同自己没缘呢?就这样,几个月很快过去了。这期间公司的净资产在不断地减少。
曾经干过证券分析师和注册会计师的佐藤和我,到现在为止一直在对客户“说现金流是最重要的,请一定要重视”之类的话,而如今却把自己的企业搞成这样。
“不管怎么说要干点什么才行”,我们这样想着,终于发挥我们俩的强项,案头工作算是完成了初步的工作目标。佐藤负责写分析报告,我则进行兼并调查。
这样的工作对于我们二人来说实在算不上能唤起激情的事。然而,因为现金流的重要性,所以(激情组织资产)要先让位于(现金金融资产)。这是作为一流的分析师和会计师当然的判断。
但是,尽管想得挺好,生意却很难延续,这是真正的败笔。
虽然佐藤和我的性格完全不同,但在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难时,我们的意见是一致的。此时就是如此,我们一致认为,“过分重视金融资产而忽视组织资产的思路可能有问题”。另外,“这样下去我们这个企业说不定会破产”。
但是,我们觉得“哪怕冒破产的风险也要把我们想做的事情做了”。
如果自己不去创业,而是像原来那样加入一家大企业,那么从收入上来讲肯定是要多于现在自己的企业所得。而我们偏要不顾这一切去创业是为什么呢?答案只有一个,就是要验证自己想干的事在这个世界上是否通用。
我们考虑过,虽说失败确实无可奈何,但失败是成功之母。
于是,我们先把“创造激情”的思维方式向我们所接触到的人们进行热烈的宣传。用“五种资产”的图表向他们传递有关企业价值和“看不见的资产”的思维。
资金流通的问题先搁在一边,尽可能地接触更多的人,热烈地进行游说。然后,逐渐的,与我们能达成共识的人开始出现了。
在同人们的热烈交谈中,亮出自己的所思所想,对方则认为“这样的想法真是独特”。同这样的经营者见面交谈可能会有所收获,于是向别的人作了介绍,而我们再向被介绍来的人谈论自己的想法,同样获得认同。就在这样的一来一往的过程中,前来签约的客户渐渐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