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势力逐渐强大,资产阶级的浪潮也波及了日本。随着日本民众和封建势力的矛盾日益激烈,1868年德川幕府被推翻,成立了以明治天皇为首的维新政府,这就是著名的“明治维新”。明治维新推翻了封建的幕府军事统治,结束了长久的封建专制。随后维新政府废除了藩,在全国设置了县,而且天皇也夺回了封建幕府统治和占据的藩地,期间新兴的明治政府还平息了士族的反叛运动。明治天皇为自己的统治扫清了障碍,日本开始走上君主立宪的政治道路。1185年维新政府设置了内阁,实行内阁制,并于1889年正式颁布了《明治宪法》,随后又相继制定了《皇室典范》《议会法》《众议院议员选举法》《贵族院令》等法令,真正地确立了天皇主导的君主立宪制度,日本的政治之路彻底地发生了变化。
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直接缔造了日本政治今后的发展之路,日本这种君主立宪与英国的君主立宪有很大的差异,日本的君主立宪有自己的特色。
首先,《明治宪法》中明确规定天皇是主宰者。宪法中指出“万世一系之天皇”,这说明天皇是最高的统治者,掌控着立法、司法以及调动军队的权力,天皇还掌控着在紧急情况下的独立命令权等。其中立法权需要在议会的同意之下才可以实行,行政权需要由各个国务大臣进行辅佐行使,司法权必须由法院以天皇的名义行使,这一切都说明天皇是至高无上的,内阁只对天皇负责,不需要对议会负责,因此在某种程度上议会的权力很小,起到的作用也不大;其次,帝国议会由贵族院和众议院组成,贵族院由皇族以及贵族组成,众议院由选举产生,这两院均受天皇的控制。另外日本设立了内阁政府、枢密院以及法院等机构,这些机构相互约束和牵制,同时又效忠于天皇。
到了现代,日本的政治制度又经历了一番曲折发展,但是性质基本没有改变,依然是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明治维新之后,日本的经济飞速发展,并且由于武士道精神长期存在,导致日本实行军事政治,走上了一条军国主义统治的道路。到了20世纪30年代后期,日本发动了大量的侵华战争以及太平洋战争,走上了法西斯道路。二战结束之后日本政府实行了一些新的政治改革策略,修正了宪法纲要,并且通过了新的《日本国宪法》。此宪法规定了日本由战前极其浓厚的军国主义君主立宪制度改为议会内阁制的代议民主制,实行三权分立,至此国家主权回归到人民手中,而天皇只是保留一个形象而已,没有实际权力,并且还实行了地方自治的政策。这样一来国会就成为政权的最高机关,也是唯一的立法机关。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均由民众选举产生。日本内阁是日本中央政权机关的领导核心,由内阁总理大臣以及其他国务大臣组成。
日本现行的政治制度是多党制度,尽管在国会中有不少政党从政,但自由民主党是主要的执政党,党派内部的斗争也是接连不断。在斗争中自由民主党的主流党派和反主流党派经常不断地重新组合,这也是日本政党的特点之一。
现代日本的政治制度是日本经历了长期的摸索得来的,然而在这种政治制度下,武士道精神却一直存在着。明治维新之后,武士道并没有随着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灭亡而退出政治的舞台,而是随之进行改革。事实证明,后来的维新政府的核心还是由大量中下级武士组成的,武士更是成为了天皇的统治工具。武士道随着历史的演变逐渐成为了近代天皇、现代军国主义以及日本法西斯侵略和扩张的统治工具。在日本近代的几次战争中都充斥着武士道的精神,武士道的精神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意识和扩张野心,军国之路和法西斯也使得武士更加猖狂,可以说,日本的近现代政治史中充满了血腥,它见证了武士道的残忍。
至今,日本的武士道精神还是伴随着日本的政治制度而存在。这种精神虽然使日本的经济、社会有了很大的发展和进步,但同时也是日本走向极端和军事暴力的一个直接原因。武士道精神已经融入到日本每个公民心中,影响力极大,日本今后的政治发展也脱离不了这种武士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