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您了解心理的奥秘吗

心灵强健日记 作者:(日)渡部卓


序章

培养敏锐的心思

您了解心理的奥秘吗

你的周围是否存在经常发怒的人,或者经常看起来很忧愁的人、哀伤的人、频繁发牢骚的人呢?

特别是处于压力很大的当下社会,这样的人总是很多。不过,你是否也会发现,也总有一些总是洋溢着开朗、愉快与感恩的心态的人呢?是的,也有。

经常满腹牢骚的人和保持阳光般笑容的人对比来看一下的话,会发现一种很难以理解的情况,就是他们所处的环境,有很多是与我们猜想的相反。

换言之,在外人看尽管有些人处在非常优越的环境当中,却依然对这种环境充满了不满,他们总是在抱怨。其实这些人,从最开始,也许是学生时代,就已经有了这样的心态和态度吧?但是反观那些精神饱满开朗的人,即使面对厌恶的事情也是不发怨言地开怀面对。这样的人也许从很久以前就保持着这样的感觉吧?

对于情绪表达的方式,人们有着各种各样的区别,也存在各种各样的模式。对待同样的事情,因人而异。一个人觉得厌恶的事情,在别人的面前也许会感觉完全无所谓。

情绪的异同究竟是从哪里产生的呢?那就是我们的心理原本存在的对事物的感知方式。如何感知事物在心理学的用语里可以说成认知,认知的方式左右着我们的情绪。

举例而言,前文所提到的经常怨言不断的人,他们对待事物的感知方式便是消极、否定的,所以情绪会变得忧郁、不安等等。然后消极的认知方式最终形成模式化,并且不断地增强,甚至形成习惯而不自觉。

依照上述的内容,比起单纯引起喜怒哀乐的事物而言,反而是认知的方式在改变人的情绪。也就是说,并不是发生了悲伤的事情就会令人悲伤,而是感觉到发生的事情很“悲伤”(对事物的认知),才会感觉到悲伤。

所谓“认知”

当你看到同事的表情非常严峻时,你会怎样理解?

(A)发生了某些令他  愤怒的事情。

(B)工作中出现什么 过失。

选择(A)是从那种表情中捕捉到“愤怒”,选择(B)的话,则是从他的表情中捕捉到“麻烦”。根据这样的“理解”,会促成你的不安或者担忧等等,从而影响到心情和行动。这就是“认知”。

发生事件

认知

情绪

决定情绪的并不是事实本身,

而是取决于如何接受这个事实。

认知的方式因人而异。

假如我们能够改善认知方式,我们的心情也可以按照好的方向发展。心理得到改善的话,那么我们的身体状况也会得到改善,行动也会变得更加有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