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改善心理的弊端
然而,从对事物的捕捉方式,到“心理弊端”的改善并非易事。
与生俱来的性格,长年所处的家庭、地域等环境,学校中的经验,人际关系……多种多样的复杂因素纠结在一起,形成了我们的认知模式。
但是请放心,改变性格虽然非常困难,却可以一点点地逐渐改变“对事物感知方式上的弊端”。
我们具有思考能力。一旦通过自身理解了对事物的捕捉方式和模式,自己就可以给予这种感知方式上的弊端以改变。
举例来说,在打高尔夫球的时候,谁都会有过一次slice病(译者注:这是指高尔夫球在飞行途中会向击球者的习惯用手的方向发生线路弯转,而大部分人的习惯用手都是右手)。这就是在挥击的时候,球偏离右侧飞行很困难的弊病。但是因为击球只是在一瞬间,很难把握住这个原因。
对事物感知的心思和行动都是一瞬间的事情。举例说明,出现悲伤的心情时,会有某种思绪和印象等浮现在脑海中。这种思绪非常自然,没有异样感,所以都被忽略掉了。心理学用语称其为“自动思考”,就在转瞬即逝的过程中,自主去感知决定。
事物
印象
思绪自动思考……无意识出现的印象和思考等等
所谓“自动思考”
自动思考被我们个人持有的人生观、基本信条、准则等概念形成的“框架”深刻影响。
比如说,被“人生必须取得高学历”的框架束缚住的话,当报考名牌大学落榜后,就会“自动”产生类似“这次的考试失利会影响我的一生”的“思考”。(译者注:在中国大多数人都会因高考失利而认为影响一生,但日本的升学制度完全不同于中国,所以多数人不会因一次的考试失利而失落悲观)。那么怎样改变击打高尔夫球时的弊病呢?可以采用精密的摄影来为挥击瞬间做连续拍照的方法。参照连续照片后,球飞向右侧的原因也就一目了然了。会发现“啊,可能是在这里挥动的速度慢了吧”之类让自己满意的理由。将照片送给高尔夫球的专业人士,也许还会得到专门的辅导指点。
然后接下来,在有意识的基础上改变这个弊端。即使是在练习的时候,也刻意地尝试去加强意识。不断努力,假以时日就可以逐渐改变这些不好的习惯。
就如下图所示的修正过程:
发现弊端
理解弊端
将弊端作为研究对象
加强意识并且改正
读者朋友们应该可以注意到了,这样和改变击球方式同样的道理,根据“对事物的感知方式”来进行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