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心理弹性大概在什么程度
大家也许都尝试过反复地用不同的接受方式重新去面对自己的外力刺激。但怎么样?还是很固执很顽固吗?能够用柔软的方式去接受吗?
我在外资企业换过很多工作,在石油、食品、服装、通讯等等各行各业有过工作经验。如今也在日本的高新企业积累经验。
现如今的时代在飞速地发展变化着,日本的企业、组织、工作方式、所追求的事物,都同样在发生着巨大变化,有的工作和职业前途未卜,说不要感到担心是强人所难的。 事例 能够对昨天还是下属的人表示敬意吗?
你为一个刚刚公布的人事调动而感到惊讶:一个你一直培养着,直到昨天还是你的下属的人,被提拔成为了你的上司。如果不是因为年纪和学历没有太大差异还好,他比你要小10岁左右,而且进入公司的资历也不足你的一半。理由似乎是“具备了现今公司所需要的知识,并且比任何人都能够充分完成工作”。
你的心中肯定会涌现出各种各样的情绪吧。
技能得分能够令你折服吗?超越了很多人,不发牢骚吗?也许不仅仅是自己感觉到不满吧?
那么,到了第二天,你遇到原来是下属的上司。
“某某先生,早上好。”
或者
“某某部长,早上好。”
能够做到像平时那样去打招呼吗?
解 说在职场变化激烈的今天,这就是我所称为的“先生、某某的交替”,直到昨天还是下属被唤做“某某”的人,被提拔变为上司后,就要改口称呼他“某某先生”了。
此时如果无法切换心情的话,那么就会出现无法出色应对的可能性。当然,不需要马上就感觉到屈辱,也不用必须表达莫名其妙的快乐。既然这是个昨天还是下属今天就变上司的职场,那么今天的上司也可能会在明天变成下属。
这也解释了企业变动剧烈的事实。那既不是你的责任,也不是下属的责任。能够柔软地应对接受那样的变化,压力就不会朝恶性的方向进展。
心理健康恶化的例子在逐日增多,读者朋友也许在相识的人或者亲戚、同事当中就知道有谁患有抑郁症之类的情况。对于急剧的变化、巨大的精神压力、激烈的竞争,与强韧性比,柔软性作用更大。你意识到心理上的柔软性了吗?请一定在阅读前页的事例后,思考一下自己究竟是柔软的,还是强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