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员外郎石中立:
要知道那是“苑中狮”,而我们是“苑外狼”
石中立当员外郎时,正赶上西域给皇帝进贡了一头狮子。这头狮子被关在御苑中,每天大约要吃15斤羊肉。
一次,石中立与几个同僚到御苑参观狮子,有人发牢骚说:“不过是一头狮子,狮子伙食那么好,我们一天俸禄只有几斤肉,人反而不如野兽了!”石中立听了,立刻劝解道:“你还不知足?要知道那是‘苑中狮’,我们是‘苑外狼’(员外郎),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众人听了哈哈一笑,不满情绪一扫而光。
从读音上来看,“员外郎”与“苑外狼”十分相似,石中立便使它与“苑中狮”相比较,表达自己的真实意愿。在场人应该都能听明白,那“苑中狮”看似养尊处优、无所事事,可它不过是帝王的玩物,过着被囚禁的生活。相比之下,员外郎的俸禄虽少,可至少是囚笼外自由呼吸的“狼”,谁上谁下立即见分晓。石中立的话说得很巧,简洁而又诙谐,有效缓和了花园中的气氛。生活中,这种汉语置换式的幽默随处可见。譬如,男人怕老婆,我们便玩笑式地称其为“气管炎”,即“妻管严”。这种置换非常简单,易于操作,幽默效果却十分惊人,很值得大家尝试。
【幽默训练大本营】
通常来说,一个审时度势、知识广博的人,就更容易做到谈资丰富,妙言成趣。所以,要培养幽默感必须广泛涉猎,充实自我。当然,知识的充盈并非一天两天的事情,如果你想寻找一条培养幽默感的捷径,那就不妨从语言文字上下点工夫。
譬如那个经典问题:人类先有男人还是先有女人?如果你一本正经地讲起进化论,恐怕谁都没有兴趣听,倒不如用文字开个玩笑,这样回答对方:当然是男人了,因为我们男人被称作先生啊!这个小幽默与石曼卿的“石、瓦学士”有异曲同工之妙,你只要把汉语稍稍加工,就能取得这种幽默效果,非常容易引得众人发笑。
再比如很多剩男剩女被人追问何时结婚,长辈啦,同事啦,朋友啦,整天在他们面前耳提面命:你都这岁数了,该找个老婆(老公)了。这种事被问多了,会给人造成很大的困扰,可你若是故作严肃地说自己不急,对方肯定会叨咕叨咕地劝起你来没完没了。如果你正遭遇这一问题,倒不如故作认真地戏谑道:“是呀,我也正想找呢,可茫茫人海,我到底该找谁的老婆(老公)呢?”
听了你这样的回答,对方一定会哈哈大笑,趁着他大笑的当儿,你就赶快开溜,免得又被强拉着上那没完没了的男婚女嫁的婚恋大课吧!而且,这种幽默简单易于创造,它就是一种语言创造法,汉语的含蓄、启发式语言、隐喻等等,正符合了幽默的这一创造原则,这就使幽默的发生变得更加简单容易。而且,我们中国人向来习惯于用含蓄、曲折的方式表达看法,我们只要避免直叙表达,就能取得这种出人意料的幽默效果,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语言文字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