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将错就错的幽默效果
生活中,我们都害怕犯错,却又难免犯错。但是,生活在习以为常的环境中,人的思维的积极性会自动下降,这时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
譬如,有老师在讲课时说:下面我打个例子。说罢老师觉得不对,赶紧补充说:不对,下面我举个比方。
再比如有播音员把播音稿“两歹徒打伤我110干警后逃窜”读成“两歹徒打伤我110名干警后逃窜”。
这两种错误都说明,我们的头脑时不时地会发生短路,使我们不能“三思而后行”,而是单纯依靠惯性说话做事,甚至在出现错误后都意识不到自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不过,出现这种错误也不用过于担心,因为这种错误本身,也能误打误撞地营造出一种幽默氛围。如果你的脑筋能迅速运转,将错就错,甚至还能为你带来令人惊喜的幽默效果。
【幽默说话 智慧做人】
人们总说知错就改,其实有时候知错不改,甚至将错就错,也能让你侥幸获得满意效果。当然,这非常考验你的脑筋灵活度,下面两个例子就是很好的例证。
某追悼会主持人:现在请大家难过三分钟
一次追悼会上,主持人一时想不起来“默哀”这个词了,他站在前面绞尽脑汁、张口结舌了半天,就随口拈了个意思相近的“难过”来代替一下。于是他大声宣布:现在,请各位难过三分钟!
三分钟过后,他还是没有想起“默哀”一词,只好硬着头皮宣布:现在,难过结束。
用“难过”代替“默哀”,可谓是一个错误,但说话者不得不错,纯属无奈之举,也只得将错就错。虽然,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个词汇使用失当,具有一定的“黑色幽默”意味,但至少它告诉我们,有时候词汇用错也能制造幽默。当然,这种幽默不能乱用,尤其要避免在肃穆庄严的追悼会上使用。西班牙画家巴勃罗·毕加索:使用左手的骑马斗牛士
毕加索在18岁那年,曾首次尝试铜版画。由于对铜版画不够了解,经验不足,他在创作过程中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版画印到纸上后,方向总是与原作完全相反的。所以,在毕加索的画作中,那位威风凛凛的斗牛士竟然用左手提着长矛!毕加索创作完后,才发现自己的这一错误,起初为此十分懊恼,但随即他将错就错,化拙为巧,用狂野的字体在画上写上了“Elzurdo”,即左撇子。
这幅《使用左手的骑马斗牛士》非常有名,流传非常广泛,甚至有许多人因此断定毕加索本人就是个左撇子。其实,这只是毕加索创作中的失误,他不忍毁掉一幅自己精心创作的作品,不仅白费心血,也会带来精神上的打击。于是,他只好将错就错,没想到反而成了一段佳话,让人们见识到了毕加索大师的独特幽默。如此看来,犯错也没什么可怕,用积极幽默的心态去对待,错误或许也能转变成一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