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将错就错的幽默效果(2)

幽默力:事半功倍的说话术 作者:李娟


美国《纽约论坛报》创办人霍勒斯·格里利:

你的屁股肯定会比你的脑袋瓜更有头脑

一次乘坐火车时,格里利发现邻座的旅客在读一份《太阳报》。格里利认为自己创办的《论坛报》内容比《太阳报》更丰富,消息也多,便建议对方买《论坛报》。

不幸的是,邻座的旅客并不买账,而且还粗野地回复说:“我也买《论坛报》,在我没带手纸的时候,买它用来擦擦屁股!”

“噢,是这样的,”格里利不露声色地说,“如果你坚持这样做的话,你的屁股肯定会比你的脑袋瓜更有头脑!”

这位乘客不仅品位低俗,说话也十分恶劣,由此可见对方人品令人不敢恭维。于是,格里利抓住对方的缺点、言语中的错处,大胆地幽了一默,把对方的“无知”、“粗鲁”、“无礼”刻画得入木三分。这种委婉的讽刺,比起直来直去的批评有力得多。如果你也遭遇到对方的无礼攻击,也可以从中截取某些“偏执”、“片面”的片段,将错就错予以反击,效果比起正面攻击要有力得多。

【幽默训练大本营】

将错就错之所以可以制造幽默,就在于它能使正常的动因变成歪曲的结果,而且越来越歪,越来越毫不相干,从而形成强烈的反差和连锁反应,让人忍俊不禁。

在日常交流中,我们最可能出错的问题,应该就是口误了。这口误可能是不小心发错了音,或者是遣词酌句出现失误。这种错误的处理方法比较容易,因为错别字产生的幽默是语言领域“废物利用”的最佳典范,它在逻辑上或者谈话上的错位,反倒会生出一种出人意料的幽默效果。生活中,人们甚至故意把读音读错,把词汇用错。譬如读报看书的时候,把“兢兢业业”故意念成“克克业业”;网上冲浪的时候,故意把“版主”说成“斑竹”或者“版猪”等等,这样出错都会惹得大家会心一笑。

当然,如果你的错误本身并无幽默成分,你就要有意识地进行补救,可以故意把这个错误夸大,渲染得更加荒谬,使得你的错误本身带有一种夸张、荒谬的幽默效果。毕加索给自己的画作命名为《左撇子》就是最好的例证。当然,你也可以像格里利那样,抓住对方言谈中的错误,将错就错,予以反击。在运用这种幽默技法时,我们必须保持头脑的高度运转,这样才能找到错误发生的关键点,并且遣词酌句得当,最恰当地予以运用,这样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