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2 参禅的法门(1)

不生气的艺术 作者:任惜语


对于参禅悟佛,并不是出家做和尚、不婚不嫁,从本质上说佛法就是修心之法,悟心之法,智慧之法。正所谓:“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但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又离不开文字。这正如《道德经》中的“道可道,非常道”,用语言说出来的道,就不是常道了,而是非常道了。就像书法,说这幅字写得有书卷气,这书卷气到底是什么气;又如《二泉映月》,说旋律具有很强的穿透力,这力有多重,没人称过,但能感知到。所以,既要看(心)到文字的弦外之意,又不要执著于文字(佛家称之为文字障,又称之为知识障)。

文字只是一种介质,一个通往心灵的木筏。至于如何“明心见性”,如何找到般若智慧的法门,这要看每个人的具体情况,人不同法门也不同。佛教中有84000个法门,总有一个适合你。法门没找对,就如“磨砖成镜”。

一天,怀让见马祖在屋里坐禅,于是便见机施教,问:“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图个什么?”马祖说:“我想成佛。”

于是,怀让就拿起一块砖,在马祖附近的石头上磨了起来。

马祖不解地问:“师父,您磨砖做什么呀?”

怀让:“我磨砖做镜子啊。”

马祖:“磨砖怎么能做镜子呢?”

怀让:“磨砖不能做镜子,那么坐禅又怎么能成佛呢?”

马祖听后立刻觉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