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多次对原著表示怀疑:“你虚构,犯得上这么虚构吗?”“曹雪芹虚构,他艺术想象,他怎么想成这个样子呢?”以此否定原著的艺术真实性与艺术完整性,取消曹雪芹的艺术构思和艺术考虑。
接着,他跳出原著内部自成一体的叙述框架,把思路引向原著以外虚无缥缈且无法取证的“作者实生活”,在那个外太空里任意虚构原型,捏造秘史。因此对于他私撰的原型研究,我有更直截的说法在这里:
原型研究=捏造秘史
由于文献不足,曹雪芹生平未详,刘学所谓“原型”并不存在于作者的实生活中,也不存在于小说文本中,到底不过是他自己靠着“善察能悟、逻辑推论”凭空捏造出来的。
刘学主张文本细读,乍看之下好像走的是文本欣赏的文学路子,其实不然。文本细读的秘密是文本细拆,擅自对文本动手脚,俗称“找茬”。
具体而言,他以一位历史上查无此人的公主比附可卿,以废太子胤礽比附义忠亲王老千岁,以乾隆登基比附元春晋封及省亲……然后对这些并不存在的原型进行奇异拼凑,如将红楼四侠拼凑为“月派”皇长孙弘皙的爪牙;再添缀上别的更多更不可能存在的枝叶,如元春向乾隆告密,出卖可卿。由此捏造出曹家参与胤礽弘皙集团政治阴谋的一段秘史。
2012年方舟子们采用文本分析,从韩寒作品中揪出些莫名其妙的漏洞或疑点先后捏造出“路金波团队代笔秘史”“韩父代笔秘史”“某无名猥琐大叔代笔秘史”……他们与刘学的文本细读一样,走的都是“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的路子。
在小说外捏造出秘史后,刘学复用秘史“揭秘”原著。如宣称贾政、贾赦皆非贾母亲生,贾兰也不是李纨亲生,死了的老太妃是北静王生母……至此,原型研究再变为篡改雪芹原著。
刘学的原型研究、文本细读把《红楼梦》原本深刻伟大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大大庸俗化了,而他确实用了一个术语叫“非艺术考虑”。
例如他抠出栊翠庵品茶文中贾母不吃六安茶,妙玉回答“知道”这一细节,捏造妙玉原型出身茶税官家庭。且不说是否有那样一位原型,如今只看妙玉这个艺术形象,经此一歪曲,其光辉先就暗淡下去了。
文学创作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冲破科学而又超越科学。任何文学作品都不能用索隐法来证实或证伪。索隐派违背了文学创作规律,既不科学,也无逻辑。他们以庸人的见识猜度天才的作品,本身就是反文学、反艺术、反科学的行径。
原型研究并非刘学的独家秘制,而是索隐派代代相传的传家宝。旧索隐派因缺乏考证,绕过曹雪芹另去别处寻找原型,故经不住考证派的驳难。考证派苦于史料不足,对曹雪芹生平和曹寅家世的许多空白不敢妄断,给索隐派留下了可乘之机。
刘学把旧索隐派的宫闱秘史同考证派的曹寅家世结合起来,大搞原型研究,从而使索隐派死灰复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