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辑 投身教育(8)

我的教育心路:李镇西成长足迹述略 作者:李镇西


三、用笔记录生命的流程

当然,仅仅是兴趣和情感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教育实践的深入,我感到了自己教育理论的匮乏,于是,苏霍姆林斯基、陶行知、叶圣陶、赞可夫、布鲁姆、布鲁纳、巴班斯基、于漪、钱梦龙、魏书生……走进了我的生活。其中最让我着迷的是苏霍姆林斯基。

我特别为这位富有人情味的教育家30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写教育手记的精神所感动。正是几十年的教育手记,使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被誉为“活的教育学”“教育的百科全书”。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感情真挚而充沛,思想朴素而深刻,语言平易而精彩,且不乏文学的魅力。在读过一些即使硬着头皮读也实在读不懂的教育“理论”著作后,读到这样朴素亲切而富有感染力的教育名著,我感慨不已:没有令人敬畏的“理论框架”,没有故弄玄虚的深奥术语,通篇只是心灵泉水的自然流淌——这样的文字,其实我也可以写呀!当然,我那时绝对没想过将来也要写什么教育“著作”,但用文字记录下自己青春的足迹,总是一件有意思的事。于是,我也试着以日记的形式写我的教育手记了。

第一篇手记写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我因开玩笑而伤了班上一位残疾同学的自尊心,于是当天晚上我怀着内疚到了他的家里,向他赔礼道歉。现在看来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当时却一定是深深地触动了我的心灵——不然,我不会写得那么详细:我开玩笑时的得意忘形,孩子委屈的表情,我真诚的内疚,我晚上家访迷路时的焦急,我在学生家里和他们的对话,以及告别学生后在回家的路上看到满天星斗时的轻松与喜悦……我当年的每一篇手记大多是这样一些真实而琐碎的故事:那堂自己感觉很好的语文课《小麻雀》,我和学生在春天原野上的一次次“疯狂”,我与一位陷入“早恋”而深感苦恼的学生的谈心……在写这样的手记时,我没有一点“写文章”的感觉,只觉得是在用笔挽住每一天平凡而纯真的日子,是在记录我生命的流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