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国家让路(6)

永不抵达的列车 作者:杜涌涛


国家需要你搬,你小利益能不服从大利益?

然而,何肇胜始终清楚,自己的生活并不会这样一直平静下去。当时的水库只有蓄洪发电的功能,要想实现“南水北调”,水库的大坝还要继续加高、水位也还要继续提升。在过去的十几年里,村里关于水库移民的传言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1993年,何肇胜看见一群陌生人在水库边调查了半天。他知道,自己可能又要搬家了。果然,没过几年,正式的消息下来了:第三次搬迁的目的地是河南省北部新乡地区的辉县市。何肇胜回忆,自己听到消息的时候神色平静,仿佛只是听到了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我对搬迁可没什么顾虑。”他说,“你舍不得可不行,就是金坑银坑,国家需要你搬,你小利益能不服从大利益?”

这一回,搬迁不再像前两次那样搞“突然袭击”了,全家人足足在等待中生活了十几年。因为担心补偿政策无法执行,何肇胜没再翻修房屋、也没再添置家具,每一天都凑合着得过且过。

他已经是七旬老翁了,衰老就像水库上涨的水位一样明显:耳朵背了,讲话时要大声喊他才能听得清;气管炎好像越来越严重,没说几句话就会抖心抖肺地咳嗽起来。前几年,他又在屋后的山坡上不小心摔断了腿,平常总时不时“钻心地疼”。

“我老了,可能撑不到搬家的时候了。”2008年,在接受采访时,他曾经这样说道。

可他最终还是等到了这一天。今年6月,当收拾行李、准备搬家的时候,他不断劝说家里的人卖掉院子里的树、水库里的鱼,还有捕鱼船和三轮车,“响应国家号召,轻装搬家”。

“简直搬家搬出经验来了。”儿媳半开玩笑地说。

这位75岁的老人几乎没有表露出什么“故土难离”的情感。听说身体不好的人可以坐着救护车提前5天搬家,他立刻报了名、收拾好了东西。可临走的时候,医生一检查,又建议他休养几天再走。“被打击了积极性”的老人因此在家里发起了脾气,“像个小孩一样”。

儿子和儿媳总打趣他觉悟高,“比党员还党员”。何肇胜也时常说起,自己在青海当干部的时候没有入党是“一辈子的遗憾”。

6月24日,在搬家出发前两天,听说有领导来视察,老爷子又早早地来到了沿江村村头的广场上。“我耳朵不好,怕离得远了听不清楚。”他说,“提前来能占个前排的好位置。”

几个小时后,河南省副省长刘满仓来到了现场。在登上主席台之前,他见到了站在台下的何肇胜。

“你搬家情愿不情愿,满意不满意?”刘满仓问。

“满意!我上过青海、下过荆门,还是这次搬迁的政策最到位、宣传最透彻。”何肇胜说。

他还记得,在青海的时候,自己一家5口人只能挤在一间20多平方米的木板房里;在荆门,原定的建房标准没有执行,他们住的“统建房”仍然是土墙木门,阴暗寒冷。这一回搬迁总算不一样了,儿子在安置标准的基础上又添了些钱,买下了一栋170平方米的大房子。

“我还没看到这次的房子,但我儿子看到了,他很满意。”何肇胜有点激动地补充道,“感谢共产党!”

刘满仓听得连连鼓掌。在随后的正式讲话中,这位副省长还专门停下来,向台下这位一辈子都在搬迁的老人表示感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