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蔡廷锴:从“分共”投蒋到抗日反蒋(4)

民主的追求 作者:秦立海


1933年11月,“福建事变”爆发,蔡廷锴积极参与其中,当选为“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中央委员,并被任命为人民革命军第一方面军总司令兼十九路军总指挥。蒋介石闻讯后,随即调集重兵进行镇压。当时,人民革命政府领导人非常希望红军能助一臂之力,蔡廷锴则有“自知之明”,认为“共党方面虽说合作,其实亦未见真诚”,“希望共军援助,恐亦等于幻想”。果然不出所料,“南京军始到浙赣边境,共军即撤退,让南京军长驱直入闽北”。结果,不到两个月,事变即告失败。

1934年1月15日,蔡廷锴离开福州向泉州退却。2月中旬,取道汕头到达香港。随后,蔡廷锴开始“周游列国”,一年内考察访问了亚、欧、美、澳等洲的20多个国家和地区,所到之处皆受到海外华侨和外国友人的热烈欢迎。蔡廷锴一路上大力宣传抗日救国主张,控诉日寇侵华罪行,抨击南京政府的不抵抗政策,表明自己抗日救国的决心。经过一年零五天的“环球之旅”,蔡廷锴于1935年4月返回香港,继续从事抗日反蒋工作。他与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等人组织“中华民族革命大同盟”,发展抗日反蒋统一战线;创办香港《大众日报》,扩大抗日反蒋宣传。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蔡廷锴应蒋介石的电邀,于8月中旬离开香港前往南京。9月1日,蒋介石召见蔡廷锴,表示:“现在各方面带兵指挥官,均已派定,现在委你为大本营特任参议官。你不可误会,以为参议官职是闲差,最好请你住在京中,随时得以咨询。”蔡廷锴回答说:“军人服从为职志,在此时期,任何职务均可接受。”10月19日,蒋介石又召见蔡廷锴,说:“你已休养数年,等我到汉口命你带兵。”不料,蔡廷锴在返回寓所的路上,不幸被车撞伤左脚,膝盖骨裂为三块,不得不转往香港玛丽医院治疗。

1939年初,蒋介石起用蔡廷锴任第16集团军副总司令,不久又接任总司令职。迨日寇在防城、龙门、白沙等处登陆,南宁形势危急,蔡廷锴又被委任为第26集团军总司令,备战于桂南、粤西一带,并参加了桂南会战。1940年4月,第26集团军改编为粤桂边区总司令部,仍由蔡廷锴任总司令。就职月余,蔡廷锴即因“环境不良”呈准辞职,以上将参议官名义闲居桂林。桂林将陷,又回乡居住,直至日寇投降。

抗战胜利后,蔡廷锴积极参加了反对蒋介石的专制独裁统治、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1946年4月,中国国民党民主促进会在广州成立,会议推选李济深为主席,在其未到任之前,由蔡廷锴代理主席。其成为“民促”的实际负责人。1946年下半年,蔡廷锴来到南京,在梅园新村拜会了周恩来,并进行了亲切交谈,使其对中国共产党有了较为全面深刻的了解,从而看到了中国的希望。 

从南京回到香港后,蔡廷锴与李济深等人开始致力于国民党民主派的组织联合工作,并于1948年元旦成立了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蔡廷锴当选为中央常务委员兼财务委员会主任。1948年中共“五一口号”发布后,蔡廷锴代表“民促”率先起来积极响应,并随后应中共之邀,以“民革”代表的身份,首批踏上了北上解放区的旅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