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叙伦(1885—1970),字彝初,后改夷初,号石翁、寒香,又号石屋老人,浙江杭州人。1911年,马叙伦经章太炎介绍,加入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后,他曾任浙江都督府秘书和印铸局局长,但不久辞官从教,▲ 马叙伦先后到浙江第一师范、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和北京大学任教。1915年底,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马叙伦不愿“在袁皇帝辇毂之下混事”,便辞去教职回到上海,并因此获得“挂冠教授”的美誉。袁世凯复辟失败后,马叙伦应新任校长蔡元培的邀请,又回到北京大学任教。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后,马叙伦积极参与其中,大力支持学生的爱国运动,并被推选为北京大学教职员联合会和北京中等以上学校教职员联合会主席。随后,马叙伦作为代表前往狱中探望6月3日被捕的学生,由于军警在旁边监视,他便用文言向大家介绍外面的时局发展,并予以鼓励,赢得学生一片欢呼,而一旁的军警由于听不懂文言,变成了“聋子”。
当时,马叙伦与北大文科学长陈独秀和图书馆馆长李大钊既是同事,又是五四运动中志同道合的战友,他虽然没有参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和早期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却从思想上同情这些革命者并尽力提供帮助,曾在关键时刻先后营救过陈独秀和李大钊,为中国革命做出了重要贡献。
众所周知,陈独秀在五四运动中因散发《北京市民宣言》传单而被捕监禁近三个月,后经各界人士积极营救而获释,暂时住在刘叔雅教授家中。但在1920年1月的一天晚饭后,马叙伦忽然得到消息,说北京政府今晚又要逮捕陈独秀。当时他家距离刘叔雅家有十几里路,急切之下既无交通工具,又无通讯工具。马叙伦忽然想到沈尹默教授家距离刘叔雅家较近,便设法借用电话通知沈尹默,但通话中又怕暴露目标,只好说:“告前文科学长速离叔雅所。”陈独秀得此报告,遂连夜躲避。翌日晨,在李大钊的掩护下,陈独秀化装乘骡车离开北京,随即南下上海。
1921年,马叙伦和李大钊一起领导了北京国立小学以上各校教职员向北洋政府的索薪和争取教育经费独立的斗争。在6月3日的游行请愿中,马叙伦和李大钊等人始终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并在到达新华门总统府时遭到反动军警殴打,马叙伦头部受重伤,住进了医院。但他未等头部伤痛痊愈,即出院离开了北京,南下杭州就任浙江第一师范校长,提倡民主办学,推行教授治校,受到广大师生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