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 起哄务必看对象
“汗,我忘记载你了……抱歉抱歉。还有,我再也不干那个烂球队的教练了。”
“Shit, I forgot to pick you up, didn’t I?… Sorry about that. Anyway, I’m not coaching that fucking team anymore.”
我十岁那年,老爸不知少了哪根筋,竟然自告奋勇要当我们学校的少儿棒球队教练。不过六个月后,也就是1991年的春天,山姆·哈本先生的教练生涯却在一片怒火中画上句点。
1972年,老爸搬到圣迭戈洛马角这个海滨郊区,当时的居民大多是军人出身。由于他曾在海军服役,所以那里的气氛带给他一股亲切感,加上有许多聊得来的邻居,他住在那里感到相当自在。但也因为洛马角邻近海滩,许多有钱人便纷纷前来置产,我们家的三居室小屋也逐渐被一栋栋豪宅所围绕。老爸对此十分不悦。后来,我家隔壁搬来一对年轻夫妻,而不再是原来那位硕果仅存的老军官,老爸便跟我们正式宣告:“我死也不要被这些自以为雅皮士的人同化。”
理所当然,我参加的少儿棒球队就有一堆这些雅皮士生的小孩,而且几乎个个娇纵又无礼。用肚脐想也知道,我爸不太适合来当教练,但他热爱棒球,也爱他的儿子,我想他大概觉得有这些理由就够了。
身为教练,老爸只立下一项规定:不管大家能力高低,每场球赛中所有人的上场局数都要一样。他在首次集合时宣布:“这是少儿棒球队,你们大多数人都很烂,但不要紧,只要多练习就会比很烂好一点。”
所以我与队友每场球赛都轮流上场,每个人也都能练上四局。有时候没办法刚好四局,就得有人多坐一局板凳,而那个人就会是我。老爸安慰我:“你是个听话的小孩,我想你自己也知道。至于其他小孩,如果要他们下场,就会他妈的哭个没完。”
“那如果我也哭了,就可以上场啰?这不公平!”
“少来,如果你真的哭给我看,我还是会给你坐冷板凳,而且让你坐更久。不过是少打一局,有什么好哭的,而且还是这种烂少棒。人生就是这样,谁叫你是我儿子。”
老爸当少棒总教练的头几个月,队上其他小朋友和他们父母都不太喜欢他,认为上场机会均等这个规定太死板。某次球赛进行到一半,有个小朋友的爸爸开始在看台上气冲冲地吼我老爸,他觉得自己的小孩应该多打几局。
那个自以为是的家伙大吼:“都是你害我们快输了!你竟然叫最强的球员坐板凳?白痴啊你!”
老爸喃喃自语道:“最强的球员?请问你看的是哪场球赛。”
那个家伙吵个没完,没察觉哈本教练已不堪其扰,怒气直线上升。该局一结束,老爸二话不说就冲出球员休息区,直奔看台。
“每个人上场局数要一样,这是我的规矩。我们又不是在打世界大赛,而是打少棒!我们右外野手的屁股整场都贴在板凳上,连他都懂规矩,没吭气,你吵什么吵?”
老爸突如其来的大爆发,让在场的父母暂时安静了下来,但我还是听到其他小朋友在私底下抱怨连连。
一个多星期后进行守备练习时,有个叫马古斯的小朋友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我转过头去,他就说:“我爸说你爸是混账。”
我不知道该怎么回应,站在原地愣了一下,最后说:“哪有,他才不是。你爸乱说。”
忽然有一个球打到我的小腿,我转过身来才发现原来轮到我练习滚地球了,老爸看我在发呆,所以才丢球过来。
“专心点!别占着茅坑不拉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