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尽管众口一词,颇有些三人成虎的况味,但是,倘若衡之以当时的史实,则我们不能不说,将英军没有直接进攻广东的原因解读为英国军人害怕与林则徐交战,是完全违背基本史实的一厢情愿的误读。茅海建教授对此曾经旗帜鲜明地指出:“英军有着制胜的武力,绝非害怕林的武备”。
事实上,当时的英军之所以没有选择进攻广东,并不是害怕林则徐的武备,而是英国的军事行动的既定方针就是舍弃广东,撇开林则徐,北上清朝政治版图的中心地区,寻找比林则徐官职更高的官员解决争端。而一旦谈判不成,则将在长江下游和北方地区继续开战。
上述英国的整个战略可见于当时的首相巴麦尊给英国远征军的训令。其中的详情,郭廷以和茅海建等教授的著作中均有披露,综合其要点为:一是在珠江口建立封锁;二是占领舟山群岛并封锁该岛对面的海口,以及扬子江口和黄河口;三是在进至白河口(大沽口)后,向北京投递照会,如无满意答覆,可决定进一步行动。
对照其后英军在中国沿海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可以知道他们完全是遵照战前所制订的预案采取行动的。而英国当局之所以有如此的军事计划,民国时期史学家蒋廷黻先生认为,这是英国人不了解当时清朝的国情。如果他们了解的话,必然会找林则徐,“在广州与林则徐决胜负,因为林是主战派的领袖”(见《中国近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2月第1版)。但对于林则徐个人而言,正是因为英军的这一“不懂中国国情”,才给了他完身而退的一个绝好的机会,也于偶然之间成就了一个关于林则徐的不可战胜的神话。因此,清史专家萧一山先生在《清史大纲》里有这样的评述:英国人没有进攻广东,那是林则徐的运气好,这“成全了林则徐的令名,而国事也就不堪问了”。言外之意,假若英国人的战略目标确定在广东一带的话,那么,林则徐的失败就是必不可免的事情,他的下场并不会比后来的琦善、耆英以及叶名琛等当轴诸公好到哪里去。
这样立论并非危言耸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