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海国图志》的孤寂与荣光(4)

大历史的小切面:中国近代史的另类观察 作者:周英杰


据称,日本著名维新思想家佐久间象山在读到魏源的这部书之后,感慨拍案:“呜呼!予与魏,各生异域,不相识姓名,感时著言,同在是岁,而其所见亦有暗合者,一何奇也,真可谓海外同志矣!”其弟子吉田松阴则“利用《海国图志》提供的世界知识,结合日本实际……提出维新改革主张。他说:‘万国环绕,其势如此,若我茫然拱手立于其中,不能察之,实在危险得很。’” 另一位维新志士横井小楠,也是在读了《海国图志》后得到了启发,与佐久间象山共同提出了日本的“开国论”思想。

日本朝野上下的一致拥戴,使《海国图志》在日本成了奇货可居的紧俏图书。于是, 不断从中国“走私”和自己翻印,以至于《海国图志》最后在日本出现了15个不同的版本,有的则“被官方征用”。到1859年,同样一部书价格涨了3倍。

在谈到这部书对日本的影响时,其后的梁启超曾经这样评价道,日本明治维新的前辈们,“皆为此书所刺激,间接以演尊攘维新之活剧”。 梁启超的这段议论当为公论,日本之所以在1868年发起明治维新运动,掀起了彻底向西方学习的热潮,从此走上了富国强兵的康庄大道,由东亚的一个偏僻的岛国,一跃而成为可以战胜中国和俄国的亚洲霸主,可以说,魏源的《海国图志》的确是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正是以大和民族的思想解放为契机,日本从闭关锁国中昂然奋起,“脱亚入欧”,迅速崛起。而产生了《海国图志》的中国,则在盲目的自大和排外中,失去了一次又一次变革的机遇,终于被国际社会“边缘化”,成了一个被新中国的史家称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落后国家。

一部由中国自己的思想家编辑而成的图书,并没有在其祖国产生巨大的影响,却成为邻国日本推动现代化运动的一大思想资源,这段历史至今读来仍然令人悲从中来,欷歔不已。而从《海国图志》在中日两个国家截然不同的命运比较中,我们实在不能不承认的一个事实是:在某些方面,日本民族的确要大大地优于我们。

对此,二战后担任过七年日本首相的吉田茂在他的《激荡的百年史》(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第1版)中就曾经自豪地宣称:“日本总能在惊涛骇浪中稳操航舵,原因之一,便是日本人有卓越的机智,但是,对于那些过分相信自己实力的人们,这种机智决不会被赐予。”至于“那些过分相信自己实力的人们”究竟何所指而言之,吉田茂没有点明。不过,我们的某些中国人倒是可以认真地“对号入座”一下,看看我们是不是被人家不幸而言中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