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什么有些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大器晚成?(5)

天才的基因 作者:(美)戴维·申克


实际上,这还让屈莱佛特进一步大胆猜想,“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有一个小雨人吗?”

在“雨人”的案例中,据我观察,和集中与重复强迫性特征相关联的特殊大脑回路与家庭、看护人和老师的鼓励与抑制之间有着某种神奇的联系。我们每个人的体内都可能住着一个小雨人吗?我认为这是可能的。

其他一些研究人员也深表同意。2003年,悉尼大学的艾伦·W·施奈德和他的同事采用磁脉冲的方法将一个健康人的左额颞叶垂体暂时抑制,结果此人瞬间表现出一定的博学倾向——例如,他在绘画时能表现出更多细节,能更准确地进行校对。屏蔽掉大脑的某些区域并不能瞬间将人转变为艺术家或杰出的思想家,但是却能改变思考和观察的方式,将注意力从主旨和大意转到细节上来。施奈德及其同事还能用其他方式达到同样的效果。他们写道:“除了对大脑进行抑制和磁刺激之外,还可以通过改变怀孕状态或者脑电图辅助反馈的方式获得类似于博学的技能。” 奥利弗·萨克斯为前一个观点提供了支持。在使用安非他命的时候,他绘制出了如照相机拍照般精准的图画。早期(类似于博学的)洞穴绘画的形成,归因于知觉状态下的肌肉。

如果大脑被唤醒,即使普通人也能做出非常之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