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阶级斗争是改造社会组织的手段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作者:黄宏


李大钊把阶级看成是经济上不同的利益集团,认为:“所谓阶级,就是指经济上利害相反的阶级。具体讲出来,地主、资本家是有生产手段的阶级,工人、农夫是没有生产手段的阶级。”《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第17页。他揭示了阶级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历史的产物。他认为:“在原始社会,经济上的技术不很发达,一个人的劳动只能自给,并无余裕,所以不发生阶级。后来技术日精,经济上发展日进,一人的劳动渐有余裕。这个余裕,就是剩余劳工。剩余劳工,渐次增加,持有生产手段的起来乘机夺取,遂造成阶级对立的社会。”《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第17页。

在阐述阶级的实质及阶级形成的历史进程的同时,李大钊深刻揭示了关于阶级斗争的一系列问题,介绍和宣传了马克思主义关于阶级斗争的一系列基本观点。他深刻揭示了阶级斗争的根源,指出:“人类的生产方法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人类的社会关系又随着人类生产方法的变化而变化,人类的精神的文化更随着人类的社会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社会组织固然可以说是随着生产力的变动而变动,但是社会组织的改造,必须假手于其社会内的多数人。而为改造运动的基础势力,又必发源于在现在的社会组织下立于不利地位的阶级。那些居于有利地位的阶级,除去少数有志的人,必都反对改造。一阶级运动改造,一阶级反对改造,遂以造成阶级竞争的形势。”《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第17页。他还深刻揭示了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认为自太古土地公有制崩坏以来,凡过去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推进人类进步的动力,也是改造社会、消灭阶级的最后手段。他强调指出:“最后的阶级竞争,是阶级社会自灭的途辙,必须经过的,必不能避免的。……这最后的阶级竞争,是改造社会组织的手段。”《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第18页。蔡和森还把阶级斗争与中国社会的改造联系起来,认为:“社会主义真为改造现世界对症之方。中国也不能外此。社会主义必要之方法:阶级战争——无产阶级专政。”《蔡和森文集》(上),湖南人民出版社1979年6月第1版,第23页。

李大钊还阐述了阶级斗争学说与唯物史观的关系。之所以要对这两者关系做出深刻解释和说明,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学说在传播过程中,遭到许多误解和非难。其中一个重要误解和非难是:唯物史观把生产力看成是人类历史的最高动因,确认历史的原动力为生产力,而阶级斗争学说则强调,从来的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确认“阶级竞争是历史的终极法则,造成历史的就是阶级竞争”《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第63页。。这表明:唯物史观与阶级斗争学说存在着矛盾冲突。对此,李大钊强调指出,两者并不矛盾。他依据马克思的观点,把阶级社会的历史看成是人类历史的前史,把消灭了阶级及其斗争的无阶级社会的历史看成是真正的人类历史,认为唯物史观揭示的是整个人类历史的规律,而“他的阶级竞争说,不过是把他的经济史观应用于人类历史的前史一段,不是通用于人类历史的全体”《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第18页。。同时,李大钊还认为,在阶级社会,生产力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动因,其作用是通过阶级斗争来发挥的。他指出:“自从土地共有制崩坏以来,经济的构造都建立在阶级对立之上。生产力一有变动,这社会关系也跟着变动。可是社会关系的变动,就有赖于当时在经济上占不利地位的阶级的活动。”《李大钊文集》(下),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第1版,第63—64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