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是矛盾特殊性的两种情形,然而《矛盾论》在“矛盾的特殊性”部分却没有论述这两种情形,而是把它作为一个单独部分加以深入研究和系统说明,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大发展。首先,《矛盾论》揭示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的客观存在。它指出,世界上没有绝对平衡发展的东西,矛盾运动也是如此。事物发展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矛盾的发展是不平衡的,有主次之分。矛盾的诸方面,其发展也是不平衡的。有时候似乎势均力敌,然而这只是暂时的和相对的情形,基本的态势则是不平衡。“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或特殊性,都是矛盾力量的不平衡性。……这种具体的矛盾状况,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在发展过程中的变化,正是表现出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力量。”《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326页。
其次,《矛盾论》结合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阐述了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的本质特征及其相互转化。它指出,在复杂的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的矛盾存在,其中必有一种矛盾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这就是主要矛盾。同样,在各种矛盾,不论是主要的或次要的矛盾的两方面中,必有一方面是主要的,他方面是次要的。“其主要的方面,即所谓矛盾起主导作用的方面。事物的性质,主要地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所规定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322页。当然,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不是静止不变的,它们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一些人反对这种观点,他们认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是主要的;理论和实践的矛盾,实践是主要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经济基础是主要的;它们的地位并不互相转化。对此,《矛盾论》强调指出:这是机械唯物论的见解,不是辩证唯物论的见解。生产力、实践、经济基础,一般地表现为主要的决定的作用,谁不承认这一点,谁就不是唯物论者。然而,“当着不变更生产关系,生产力就不能发展的时候,生产关系的变更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当着如同列宁所说‘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的时候,革命理论的创立和提倡就起了主要的决定的作用。……当着政治文化等等上层建筑阻碍着经济基础的发展的时候,对于政治上和文化上的革新就成为主要的决定的东西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325—326页。在这里,《矛盾论》不仅着重强调了历史唯物论,而且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历史辩证法。
最后,《矛盾论》论述了研究主要矛盾和主要的矛盾方面并掌握其基本原理的重大意义。它认为,对于矛盾特殊性问题研究来说,如果不研究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以及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这两种情形,也就是说不研究这两种矛盾情况的差别性,那就将陷入抽象的研究,不能具体地懂得矛盾的情况,因而也就不能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的方法。而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制定科学的方针、原则、战略、策略来说,必须研究和抓住主要矛盾,“捉住了这个主要矛盾,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322页。。必须研究和认清主要的矛盾方面,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性质。必须研究和认清它们的相互转化,这样才能把握事物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就此而言,“对于主要的矛盾和非主要的矛盾、主要的矛盾方面和非主要的矛盾方面的研究,成为革命政党正确地决定其政治上和军事上的战略战术方针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一切共产党人都应当注意的”《毛泽东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326—3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