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二)阐明了立足客观物质条件和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关系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 作者:黄宏


既要立足现有客观物质条件,又要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把两者紧密结合起来,能动地争取战争的胜利,这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唯物辩证法观察军事活动得出的必然结论,是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方面,毛泽东指出,战争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活动形态,这种活动形态是以武器装备、军力、财力等物质条件为基础的。“指导战争的人们不能超越客观条件许可的限度期求战争的胜利,……战争指挥员活动的舞台,必须建筑在客观条件的许可之上。”《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478页。因此,“我们不赞成任何一个抗日战争的指挥员,离开客观条件,变为乱撞乱碰的鲁莽家”《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478页。。另一方面,毛泽东又强调指出:“战争就是两军指挥员以军力财力等项物质基础作地盘,互争优势和主动的主观能力的竞赛。竞赛结果,有胜有败,除了客观物质条件的比较外,胜者必由于主观指挥的正确,败者必由于主观指挥的错误。”《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490页。这要求我们立足现有客观物质条件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觉能动性。

什么是战争中的自觉能动性?毛泽东深入阐述了这一问题。他认为,自觉的能动性就是根据客观事实,引出思想、道理、意见,提出计划、方针、政策、战略、战术,用它们来指导行动,推动实践。“思想等等是主观的东西,做或行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都是人类特殊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我们名之曰‘自觉的能动性’。”《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477页。他认为,自觉的能动性是人类的特点,人类在战争中强烈地表现着这样的特点。战争的胜负,固然决定于双方军事、政治、经济、地理、战争性质、国际援助诸条件,然而不仅仅决定于这些;仅有这些,还只是有了胜负的可能性,它本身没有分胜负。“要分胜负,还须加上主观的努力,这就是指导战争和实行战争,这就是战争中的自觉的能动性。”《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478页。他还分析了自觉的能动性在抗日战争中的巨大作用,指出一切根据和符合于客观事实的思想是正确的思想,一切根据于正确思想的行动是正确的行动。我们必须发扬这样的思想和行动,必须发扬这种自觉的能动性。“抗日战争是要赶走帝国主义,变旧中国为新中国,必须动员全中国人民,统统发扬其抗日的自觉的能动性,才能达到目的。坐着不动,只有被灭亡,没有持久战,也没有最后胜利。”《毛泽东选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6月第2版,第477—478页。毛泽东提出的既要立足客观物质条件、又要充分发挥自觉的能动性的思想,体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统一的原则,对于指导中国人民在战争的物质基础较为薄弱的条件下,充分发扬主观能动作用,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